在短短的35年內,三位科學家 —— 導師到學生,一代接一代 — 發現了原子的所有基石。
這一切始于1897年,當時英國物理學家J.J.湯姆森發現了電子 - 有史以來第一個檢測到的亞原子粒子。 在那之前,原子被認為是不可分割的。 湯姆森的作品使這個想法大開,開啟了現代物理學的時代。
他的一個學生,歐內斯特·盧瑟福德,邁出了下一個飛躍。 1911年,他透露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微小、密集的核。 到1917年,他進一步確認了質子,表明這個帶正電荷的粒子生活在那個核子內。
然后來了詹姆斯·查德威克,盧瑟福的學生。 1932年,Chadwick取得了最后的突破:他發現了中子,一個與質子核旁邊的未帶電粒子。 這解決了一個主要的謎團——為什么原子的重量不僅僅是質子和電子的組合。
他們的發現改變了世界。 核物理學、原子能和醫學都追溯到這個科學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