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國內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除了在產品能源結構上的變化,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電驅動技術和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深度“綁定”了,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內新能源市場迅速膨脹,市場滲透率超過了50%。而且在對比之下,很多傳統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在座艙和智駕方面的表現,就顯得菜得摳腳了……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還在國內汽車市場有業務,但是明顯已經感受到壓力的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都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方面有所動作。比如奧迪品牌就和華為充分“對接”,奧迪A5(參數丨圖片)L、奧迪Q6e等車型都將搭載華為智駕系統,試圖利用品牌影響力和華為的智駕系統,增強新產品的競爭力。
但是很多傳統豪華品牌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比較“擰巴”的,因為對于這些豪華品牌來說,在全球范圍內還是有很多業務,所以不能將“靈魂”交給一家國內智駕或者智艙供應商,甚至試圖通過引入多家供應商,讓外部供應商進行競爭,保證這些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始終占據主動權。
7月15日,寶馬宣布與中國自動駕駛智能科技公司Momenta達成了戰略合作,共同開發面對中國市場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根據合作方案和協議,雙方將基于寶馬新世代車型的智能架構和硬件平臺,開發基于AI大模型的駕駛輔助功能軟件。通過端到端大模型和大規模神經網絡,實現點對點的駕駛輔助系統。可以明顯感覺到,寶馬和Momenta的合作將是深度的,作為一家相對開放的第三方智駕供應商,Momenta在寶馬的合作體系中,將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在今年3月,寶馬和華為簽署了合作協議,涉及的領域主要是鴻蒙生態,包含了數字鑰匙、HiCar系統和My BMW APP,也就說,和華為的合作主要還是在智能座艙領域!而華為擁有在國內絕對意義上一線陣容的智能駕駛輔助能力,這種能力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領域,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行業共識,國內很多車企都“采購”了華為智駕系統。
而在3月26日,寶馬集團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深化戰略合作,基于阿里通義AI大模型,聯合開發AI引擎,應用于中國市場的寶馬新世代系列車型。
很明顯,寶馬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方式,車內系統層面,采用了華為座艙生態和阿里AI方案,但是在智能駕駛方面,卻和Momenta深度合作。我們認為這種方式,很大程度是為了削弱單一供應商在產品策略上的話語權,尤其是面對華為這種相對強勢的智駕供應商,這一點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作為技術領先的智駕供應商,華為在國內市場的做派一直都是比較強硬的,華為也是除了特斯拉FSD之外,唯一一家向用戶收取智駕費用的供應商,其強勢程度可見一斑。
雖然寶馬分散了風險,不會被一家供應商同時卡了智駕和智艙兩個方面的脖子,但是從整體性上來說,試圖在本土化方面有所作為的寶馬,也就變成了一個“雜牌”,因為智駕系統和智能車機用三個不同的方案,還是比較割裂的,或者說在很多用戶眼中,可能就沒那么靠譜。尤其是智駕系統這一塊,放著好好的華為不用,用Momenta方案,是不是誠意不夠?
總而言之,從當前的狀態來看,在國內的外資品牌擁抱國內智艙和智駕供應商,似乎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寶馬、奧迪、大眾、豐田已經先后表態了。這種場景,讓我們想到了多年之前的自主品牌,以能用到愛信、采埃孚的變速箱為榮,現在這種感覺,也終于讓外資品牌感受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