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徐俊勇
仲夏時節,張掖市高臺縣小海子村苜蓿制種基地迎來一批特殊“產業工人”——2萬只切葉蜂在苜蓿制種基地架設蜂巢中“安家落戶”。切葉蜂作為專業化授粉昆蟲“入駐”張掖,這一創新舉措標志著張掖市苜蓿制種向綠色、高效、可持續方向邁出關鍵一步。
“苜蓿被譽為‘牧草之王’,是重要的優質飼草,但苜蓿屬于典型的異花授粉植物,其特殊的花器結構特性,一般授粉昆蟲包括普通蜜蜂都不能有效打開其彈粉機構,起不到傳粉作用,加之苜蓿花自交不親和,授粉結實率和種子發芽率非常低,造成種子產量和質量下降。”河西灌區抗逆苜蓿新品種高效繁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負責人王鵬介紹,切葉蜂具有精準度高、專一性好、環境適應性強、授粉效率高等優勢,能夠提升苜蓿結莢率和種子產量。
張掖作為我國最主要的制種基地,從這里生產的種子占全國種子總生產量的60%,且具有色澤好、千粒重高、籽粒飽滿、皮薄、含水量低、發芽整齊且發芽率高、耐保存等優點。高臺縣小海子村更被譽為“中國苜蓿制種第一村”,其生產的優質苜蓿種子占全國總量的10%。
此次引進切葉蜂,是張掖市草原工作站2025年實施的《河西灌區抗逆苜蓿新品種高效繁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的重要內容,該項目計劃引進甘農系列、中苜系列、航牧系列等抗逆新品種,全面開展密度調控、糧草間套作、雜草防治、水肥藥一體化調控、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試驗任務,在為企業規模化苜蓿制種提供配套技術支撐的同時,實現種子的高產和穩產,助力高臺縣小海子村成為全國專業化苜蓿制種新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