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產業進入圍繞智能化競爭的新階段,各類關鍵技術也對企業研發能力和落地能力提出了新挑戰。7月15日舉辦的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化發展趨勢對汽車產業鏈合作提出新的要求,推動企業持續探索加深合作的新模式新機制。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教授王建強在論壇上表示,我國的道路交通場景復雜,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已成為國家的重大需求,而智能汽車技術是解決交通安全的關鍵手段。
“在發展過程中,低等級智能汽車目前已有較高的市場滲透率,也進行了大規模的產業應用。但在邁向高等級自動駕駛的過程中,智能汽車技術仍存在諸多難題有待突破。”王建強說。
智能化技術已成為汽車產業競爭核心領域之一,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指出,目前全球汽車競爭已圍繞智能化全面展開,新型智能化技術正在推動整車和零部件廠商更緊密綁定,對汽車產業鏈合作提出新的要求。
“隨著汽車企業的競爭力重點遷移到智能化和AI上,相關企業也需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當前大量車企選擇通過和外部科技企業加強合作來解決整車企業的智能化短板問題。在智能化時代,跨界合作正在成為汽車產業強化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外部來源,汽車產業邊界之外的軟件、芯片、數據等生態,正在和汽車產業深度融合,助力汽車產業的發展升級。”張永偉說。
江汽集團控股公司董事、江汽集團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馬翠兵在論壇上分享了和華為跨界合作的經驗。
“新汽車時代的新能力建設與培養,需要借勢賦能、跨界合作。我們正與華為數字能源在新能源汽車車型/平臺技術開發與應用等多個關鍵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攜手共建面向未來的產業新生態。同時,我們也在全面對標華為,驅動組織變革與能力躍升。”馬翠兵說。
產業鏈的合作還在支持中國汽車產業進一步擁抱全球。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告訴記者,中國的汽車不僅在市場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相關技術也逐漸走到世界前列。
“當前軟件對于汽車產品的影響越來越重要,汽車由機械產品逐漸變化為軟硬結合的整體產品。在此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企業在為海外車企提供技術。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健身房’,我們也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顧劍民表示。
“在全球來看,中國汽車智能化已經走到深水區。我們希望能在政策指引下,有序地將整車廠及信息與通信技術企業創新聚合起來,鼓勵新質生態鏈上下游融合創新。希望中國車企扛起大旗,帶動產業鏈上下驅策群力,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升級發展。”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汽車電子營銷MKT副總經理魯東海說。
從芯片研發到智能駕駛,從電子電氣架構創新到軟件定義汽車,在智能化發展的浪潮下,中國汽車產業正通過不斷探索產業鏈合作的新機制,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新路徑。
“未來,汽車產業需要以更加開放的模式,鏈接更多智能化能力。需要汽車企業與更多算力、算法公司無縫鏈接,讓這些外部力量成為我們內化的競爭力,也需要更多跨界融合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張永偉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