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后,明朝政府在遼東的軍力受到了重創。后金則憑借旺盛的士氣,一鼓作氣征服葉赫部,完成了建州、海西女真的統一大業。隨后,努爾哈赤繼續對明遼東地區發動進攻。
努爾哈赤趁著明朝內部傾軋之際,集結兵力先后攻下沈陽、遼陽、廣寧等要地,袁應泰、賀世賢等多位明軍將領或自殺,或戰死。
截至天啟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后金的勢力幾乎遍及全遼,國都也從山城赫圖阿拉搬到了沈陽。明朝在山海關外原屬遼東都司管轄之地,僅剩遼西的寧遠(今遼寧興城)沒有淪陷。
天啟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親率后金兵6萬余人攻打寧遠。寧遠城的明軍守將是文官出身的廣東人袁崇煥,他憑借寧遠的堅城和城內的西洋火炮,率領萬余明軍頑強固守,后金兵鋒頓折于堅城利炮之下。
努爾哈赤
起兵40余載,從青年奮戰到老年的努爾哈赤,終于嘗到了武運終結的滋味。同年八月,“老罕王”努爾哈赤病死。
此時后金與明朝的戰事已持續了8年。雖然后金在遼東戰場上對明朝依然處于主動進攻姿態,但連年的征戰并沒有改變后金在戰略上被明朝、朝鮮、察哈爾蒙古三方合圍的困局。
后金新任大汗皇太極,除了努力穩定內部各方政治派系,出臺政策緩和遼東地區因努爾哈赤晚年暴政引發的民族矛盾外,更要在明廷、朝鮮、察哈爾蒙古三方之間確定先后攻略的次序。
袁崇煥以寧遠大捷之功被任命為遼東巡撫后,一方面大舉實施“憑堅城,用大炮”的戰略,修寧遠、前屯、松山、錦州等處城池,構筑著名的“寧錦防線”;一方面安置遼東流民,以遼人守遼土,總算暫時遏制了后金的攻勢。
袁崇煥
此時的明朝雖然內部矛盾重重,但作為東亞維持了兩百余年政治秩序的主要締造者,仍有相對雄厚的國力,并非偏居一隅的后金可以輕易征服的。
與明朝建立盟友關系的察哈爾部作為蒙古中央汗廷所在,雖是漠南蒙古中勢力最強的部族,但統治者林丹汗毫無戰略眼光,時與明廷發生沖突,并不能對后金構成嚴重威脅。
真正讓皇太極感到如鯁在喉的,卻是東南方向的李氏朝鮮。值得一提的是,皇太極對朝鮮的擔憂,倒不是因為朝鮮的國力和軍力可以抗衡后金,而是因為一支盤踞在朝鮮北部邊境的明朝孤軍。
天啟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鹽商出身的明軍將領毛文龍奉命率領一支200余人的精干隊伍深入遼東敵后,奇襲鎮江堡(今遼寧丹東),生擒鎮江堡后金守將佟養真,斬殺游擊繆一真等多名后金官兵。
其時后金的勢力進入遼東末久,努爾哈赤殘酷地推行壓迫漢人的反動政策,激起遼東漢民不斷反抗。鎮江堡大捷的消息一傳開,寬甸、湯站、險山堡等地的漢人軍民紛紛起事響應毛文龍。
明朝方面意識到,可以借遼東漢民之力減弱遼西戰場的壓力,遂于天啟二年(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六月設置東江鎮,任命毛文龍為平遼將軍總兵官。
毛文龍皮島所處位置
在隨后的一年時間里,毛文龍以鴨綠江口的皮島為據點,指揮東江鎮明軍橫行后金、朝鮮邊境,占據遼東旅順堡和朝鮮的滿浦、昌城等地,招募安置了大批遼東漢民。
天啟四年(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東江鎮明軍的活動范圍擴大到了長白山地區,并在高嶺、沙松牌等地擊敗毫無防備的后金軍。寧遠之戰爆發時,東江鎮明軍又集兵圍攻永寧堡,一定程度上配合了袁崇煥的守城行動。
毛文龍麾下這支戰斗頻繁的武裝力量,很快引起了后金的關注。由于孤懸敵后,東江鎮明軍的物資補給不可能過度仰仗明朝的直接支援。天啟四年,毛文龍發兵攻取把骨寨、分水嶺等地,后金大怒,集結重兵進攻東江鎮。
毛文龍為避敵鋒芒,率軍民避入朝鮮境內。親明的朝鮮國王李倧向毛文龍拋出橄欖枝,他在一個月內兩次接見東江鎮明軍特使,表示:“當與督府(毛文龍)同心協力,期剿此虜(后金)?!?/p>
為了借東江明軍的力量與后金抗衡,朝鮮方面不僅允許毛文龍率部在平安道境內的鐵山等地屯田,更無償輸送米糧、食鹽、耕牛、火藥等物資。
僅天啟四年一年,朝鮮就支援了東江鎮明軍火繩槍100支;天啟六年冬,朝鮮王廷一次性拿出4萬石軍糧支援東江鎮,要知道天啟五年朝鮮戶曹庫存的稅糧不過20萬石。
正是在朝鮮王廷提供的物資支援下,毛文龍得以一面大量收容從遼東逃入朝鮮境內的漢民,一面持續襲擾后金。
后金在遼東施暴
與明朝連年征戰的后金軍雖然在戰場上勝多負少,但付出的代價卻非同小可。統一建州、海西女真各部后,后金人口基數不斷增多,對糧食等生活物資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努爾哈赤崛起早期,為了統一女真、增強武力,幾乎將手里掌控的資源都利用到了軍工生產方面,對農業和紡織業等與民眾生活高度相關的部門卻缺乏投入。
自與明朝決裂之后,后金憑借參茸、馬匹等土產與漢民換取糧食、布匹的互市貿易系統隨之癱瘓。即使努爾哈赤為發展農業生產出臺積極的農業政策,也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糧食等生活必需品自給自足的問題。
努爾哈赤病死前,后金已盡取遼河以東適宜農耕的平原地帶,具備了發展社會經濟的地利;但后金對遼東漢民施行暴政,不僅強制漢民剃發、遷徙,竭盡屠殺搶掠之事,更將建州女真殘余的封建農奴制強加于漢民頭上,如此倒行逆施,顯然不能征服遼東漢地的民心。
大批遼東漢民無意農耕,勇者如九連城大姓豪杰,聚眾反抗后金軍,怯者則相繼逃亡。后金得遼東之地而不能用其利,社會經濟一片凋敝。
皇太極繼位后,立即籌備革除努爾哈赤晚年的暴政,推行籠絡漢民的新政以促進社會生產。在新政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之前,皇太極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物資,緩和國內的社會矛盾。
皇太極
總之,無論是出于政治目的、軍事目的,抑或是經濟目的,后金這頭饑寒交迫的猛獸都要尋找一只有把握戰勝的獵物,而這只獵物就是假地于毛文龍的朝鮮。
天啟七年(后金天聰元年,1627年)正月初八,當漢人和朝鮮人依然沉浸在農歷春節的節日氣氛中時,后金國內卻是一片厲兵秣馬的備戰景象。
沈陽城內的宮殿里,后金大汗皇太極和三位輔政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正在商議征討朝鮮的相關事宜。
皇太極指出:“朝鮮累世得罪我國,然此次非專伐朝鮮。明毛文龍駐近朝鮮海島,屢收納逃人,我遂怒而徂征之。若朝鮮可取,順便取之,故用兵兩圖之?!?/p>
天啟七年正月十三日,在鳳凰城隱蔽待命數日的3萬后金大軍潛渡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領兵者包括鑲藍旗旗主二貝勒阿敏、鑲藍旗貝勒濟爾哈朗、正白旗貝勒阿濟格、正白旗貝勒杜度、鑲紅旗貝勒岳托(代善之子)等,皆是在后金與明朝的戰爭中歷練出來的驍勇戰將。
后金軍渡江前,阿敏已派遣總兵官楞額禮、備御官雅遜等率領精干部隊潛伏過江,盡擄協助朝鮮軍巡邊的東江鎮明軍哨兵。因此,朝鮮北方邊睡重鎮義州的守軍,幾乎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迎來了后金軍的大部隊。
后金兵來襲
肩負守土之責的義州府尹,是朝鮮抗日名將李舜臣的侄子李莞,此公自幼追隨叔父在軍中效命,參加過著名的露梁海戰,李舜臣中彈戰死后,年輕的李莞指揮朝鮮水軍繼續作戰,為最終擊敗日軍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一戰成名的李莞,在朝鮮軍中逐級升遷,最后官至義州府尹,成為鎮守一方的軍政要員。時過境遷,當年血戰倭寇的少年英雄,如今面對來勢洶洶的后金軍,是否還有臨危不懼的勇氣?
正月十三日夜,阿敏指揮后金軍向義州城發起攻擊。當日,府尹李莞不理軍務,竟在家中與一名叫麒麟的妓女飲酒作樂。猝聞敵情時,曾經的抗日英雄李莞居然已經醉得不省人事,麒麟只好架起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府尹大人,到府衙鳴鼓聚兵。
義州城朝鮮守軍雖有2萬余眾,但卻是久疏戰陣的弱旅,倉促間上城抵抗自然不能退敵。而潛入義州城中的后金士兵縱火焚燒軍械庫,城中一時大亂。
正月十四日拂曉,后金軍乘勢攻入城中大開殺戒,義州城就此被攻陷,府尹李莞為自己的玩忽職守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被阿敏下令烹殺祭天。后金軍盡殺判官崔夢良等拒絕投降的朝鮮軍民,并將俘虜的城內男丁全部剃發,編入軍中充當炮灰。
后金兵掠奪人口
在阿敏指揮后金軍主力攻打義州的同時,由濟爾哈朗率領的后金軍偏師渡過鴨綠江,經宜川、浦口,向駐防鐵山的毛文龍部發起了攻擊。長于游擊的東江鎮明軍在正面野成中并不是后金鐵騎的對手,毛文龍為保存實力,逐率軍退守皮島。
阿敏接到戰報后,認為東江鎮明軍避居皮島,后金軍缺乏水師力量,難以將明軍一舉消滅,索性調整此前定下的戰略部署,將朝鮮列為首要攻擊目標。
正月十四日夜,阿敏留下1000余人駐守義州,自己則率軍繼續向朝鮮境內推進。正月十五日,擊破鐵山的濟爾哈朗率部趕來和阿敏會師。狡黠的阿敏連續兩次施展派遣間諜打入朝鮮內部的套路,帶領后金軍主力部隊2萬余人,毫不費勁地奪取了定州城和擁有數千兵力鎮守的龍骨山城。
龍骨山城的守將李希建,在撤退途中被追趕上來的后金軍擊斃。后金軍攻克龍骨山城后,繼續向東南方向推進,正月十七日,后金軍進抵平安道郭山郡境內的凌漢山城。
后金軍在行軍途中積極展開輿論攻勢,一路上散發以漢字書寫的《致朝鮮國王書》,并將其縛于箭上射入凌漢山城。通過歷數朝鮮王廷在薩爾滸之戰中出兵助明、收留毛文龍助其設鎮皮島等“罪狀”,著力表述后金軍師出有名,旨在消減朝鮮軍民對后金軍的敵意,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
朝鮮軍奮勇抵抗
雙方交涉無果,戰斗很快打響。后金軍中身穿厚實棉襖、專門負責攻堅任務的棉甲兵,推著盾車、云梯等攻城器械向凌漢山城反復沖擊。凌漢山城的朝鮮守軍顯然缺乏火器配備,僅以弓矢向后金軍還擊,雙方隔著城墻互射了將近一天。正月十八日,矢盡力竭的朝鮮守軍難敵后金虎狼之師,凌漢山城失守。
后金軍入侵的消息才傳到漢城。朝鮮王廷手忙腳亂地布置御敵方略。平安道境內,后金軍依舊在狂飆突進。在缺乏野戰部隊強力配合的情況下,各處朝鮮守軍只能憑城自守,坐以待斃。
奪下凌漢山城后,阿敏留下500余官兵鎮守凌漢山城,自己率主力疾返定州。此前,遠在沈陽的皇太極接連收到阿敏的捷報,甚為滿意的他從國內抽調兵員趕赴義州駐防,并令先前留駐義州的千名后金官兵南下定州與主力部隊會合,加強主力部隊。
正月十九日,后金軍在定州收集船只。正月二十日,后金軍渡過清川江,進到安州城下。正月二十一日黎明時分,后金軍趁著濃霧向安州發動進攻,安州城成為繼凌漢山城后又一座奮起抵御的朝鮮城池。
安州城是平安道境內的軍事重鎮,后金軍兵臨城下時,城內的駐軍仍有2萬之眾。另外,與缺乏火器的凌漢山城不同,安州城內備有相當數量的火器。無論是從兵員還是武器裝備來看,安州朝鮮守軍都有足夠的資本迎戰后金軍。
朝鮮軍抗擊后金
悍不畏死的后金軍并未被朝鮮軍的火器嚇倒,部分手持刀盾的后金棉甲兵在一片硝煙中沖上了安州城的城墻,與朝鮮軍短兵相接。經過殘酷的近戰搏斗后,堅持抵抗了數小時的朝鮮軍終于不支潰敗。正月二十一日中午,安州城內的朝鮮軍基本被后金軍肅清。
后金軍在安州足足休整了4天。在這短短4天里,安州城內軍民幾乎被屠戮殆盡,僅有數百人被后金軍有意放縱南逃,向外散播屠城之事,以圖在精神上摧毀朝鮮人的抵抗意志。
安州之屠的消息短短幾日內就傳遍了朝鮮半島北部,在朝鮮民眾中引發了極大的恐慌。阿敏在制造恐慌的同時,又宣稱后金軍入朝是為被廢黜的光海君李琿復仇,朝鮮軍的斗志因此進一步被瓦解。
安州一戰后,后金軍在正面戰場上再也沒有遇到強有力的抵抗。正月二十六日,阿敏率領后金軍進入平壤城,城內軍民早已逃散一空,后金軍當日進抵大同江畔。此時,距離后金軍渡過鴨綠江僅過去了13天。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朝鮮半島北部大部分地區落入后金之手,朝鮮國都漢城岌岌可危。
朝鮮君臣
國難當頭之際,戰前力主抵抗后金的朝鮮王李倧卻嚇破了膽,他任命右議政金尚容留守漢城,自己卻不顧臣民的挽留,率領王室和文武百官逃到江華島上的行宮避難。
實際上,阿敏自攻克定州后,就已遣使赴漢城與朝鮮王廷接觸。一開始,朝鮮君臣對后金一邊打,一邊“求和”的無賴策略甚為反感,是以堅持要后金先退兵再談判。然而等到后金軍飲馬大同江,朝鮮王廷就再也不敢空逞嘴上氣節了,不得不再次派出使臣趕赴后金軍營求和。
在此背景下,阿敏仍然沒有停下進軍的腳步,繼續率軍向南挺進到平山(今朝鮮黃海北道平山郡)一帶。此后,后金與朝鮮的交涉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一度陷入僵局。
阿敏提出的一系列停戰條款中,最關鍵的一條是要朝鮮永絕明朝,與后金結為兄弟之國(后金為兄,朝鮮為弟)。但朝鮮王廷內部出于藩臣之禮,對“永絕明朝”這一條表示不可接受。
面對朝鮮人執意不肯與明朝劃清界限的態度,向來以驕橫跋扈著稱的阿敏也陷入了猶豫不決的境地。幾番權衡后,阿敏終于應允不把“永絕明朝”這一條強加給朝鮮,僅要求朝鮮棄用明朝的“天啟”年號,改用后金的“天聰”年號。
后金軍
三月初三,后金使者與朝鮮官員在江華島焚書盟誓,簽訂《江都之約》,條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四條:第一,后金與朝鮮結為兄弟之國,以后金為兄、朝鮮為弟。雙方訂立兄弟國盟約,每年春、秋兩季各通使一次,互贈方物。另外,朝鮮須向后金繳納歲幣。第二,朝鮮可以繼續保持與明朝的關系,但必須停止使用明朝的“天啟”年號。第三,朝鮮遭王子李玖赴后金為人質。第四,后金、朝鮮互不侵犯對方領土。
和約初步達成后,朝鮮君臣原本松了口氣,卻沒想到阿敏借此指責朝鮮對盟誓沒有誠意,遂放縱后金軍,在平壤等地大肆搶掠三日,滿足自己貪欲的同時,逼迫朝鮮做出更大的讓步。
朝鮮王李倧萬般無奈之下,示意自己的兒子李玖和阿敏在平壤再次盟誓。《江都之約》和“平壤盟誓”,是中國東北女真族群與朝鮮王廷關系發生大轉折的重要標志,曾經在雙邊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女真人,終于后來居上。
通過這兩份協議,后金獲得了對己方有利的各項條件。由于國力有限,皇太極本就無意占領朝鮮土地,只想通過軍事打擊對朝鮮半島進行經濟掠奪,迫使朝鮮王廷向后金靠攏,解除伐明的后顧之憂。
四月初八,阿敏等人率后金軍主力,滿載戰利品和俘獲的人丁從朝鮮撤回,僅留官兵3000人駐守義州防備皮島的毛文龍部。后來,在李倧的再三乞求下,這些留守義州的后金官兵也于九月十二日奉皇太極之命撤回鴨綠江北。
皇太極第一次征朝鮮示意圖
天啟七年后金對朝鮮的征討,因發生在農歷丁卯年而被朝鮮稱為“丁卯胡亂”,前后持續了70余天。作為獲勝者,后金雖未能達成皇太極戰前確立的殲滅東江鎮明軍之意圖,卻依舊獲益匪淺:
與朝鮮結為“兄弟之國”,是后金在政治上撼動明朝主導的“三方合圍”格局的一次勝利;從朝鮮掠奪的大量物資,使后金在經濟上突破了明朝發起的貿易封鎖;后金內部的社會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和,統治秩序趨于穩定。
而作為戰爭的失敗者,朝鮮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僅被后金擄去大量人口和物資,朝鮮王李倧也被迫做出巨大的政治讓步。不過后金與朝鮮建立在刺刀下的“兄弟關系”是缺乏牢固基礎的,戰爭的陰云依然籠罩在朝鮮半島上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