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不少人喜歡曬背養生
社交平臺上
許多網友分享自己的曬背心得和體驗
“瘦身”“祛濕氣”“面色紅潤”等效果
令人心動
但曬背并非適合所有人
有人曬完直接昏迷不醒……
高溫曬背后
67歲阿姨“開顱保命”
67歲的王阿姨聽鄰居閑聊說“曬背能祛濕治病”,大中午趴在門口的空地上,曬了兩個鐘頭!當王阿姨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進屋時,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送到當地醫院一查,竟是動脈瘤腦出血,還形成了危險的腦疝!醫生緊急做了開顱手術,清除了淤血。命是保住了,但王阿姨卻一直昏迷不醒。
浙江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葉祥明告訴家屬,腦出血導致王阿姨的腦組織損傷嚴重,影響了大腦的正常功能,使得她處于昏迷狀態。由于長期臥床,她還面臨著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肌肉萎縮等一系列并發癥的風險。
康復團隊為王阿姨制定了個性化促醒及并發癥預防康復治療方案,全家人也在積極配合,經過治療,王阿姨睜眼了,但眼神呆呆的,叫也沒反應,手腳也不怎么動,好像整個人被“定”住了。頭顱CT復查發現腦積水加重,腦脊液排不出,壓住大腦,影響康復效果。
(醫院供圖)
“我媽媽只能到這一步了嗎?”
王阿姨的兒子
懇請醫護團隊再想想辦法
為此醫生組織了多學科討論
開啟“私人定制”
第一步:先“通水管”。神經外科為王阿姨做了顱骨修補和腦積水引流手術,把“堵住”的問題解決了。
第二步:精準“喚醒”。手術后,康復方案更精細,不再是“大鍋飯”,而是為王阿姨量身打造——
- “回憶殺”喚醒記憶:家人天天在她床邊放她喜歡的音樂、講過去的故事、看過去她跳的廣場舞視頻。王阿姨反應越來越好。
- “生活化”練自理:重點練習吃飯、上廁所、洗臉、刷牙、穿衣、走路這些生活必需技能,目標就是能自己照顧自己。
- “趣味化”練認知:用各種道具和游戲,幫助王阿姨提高認知能力,進行簡單的數學計算練習,讓她保持思維的活躍。
慢慢地,喂飯時,王阿姨會小聲說“燙……”,后來慢慢能坐、能站了!堅持康復了一段時間,王阿姨身上的驚喜越來越多:能清楚說話了,跟家人聊天沒問題;能自己吃飯了,不用人喂;能從扶著走到自己走了,雖然步子慢點,但行動基本不成問題。
曬背“祛百病”可以美顏養生?
不能盲從
科學辟謠平臺發文表示,曬背,從醫學本質上來說,就是背部接受陽光和紫外線的照射。其實,這會帶來健康風險,而不是科學意義上的養生或美顏。
首先,暴露在紫外線下可能會引起皮膚曬黑或者皮膚曬傷,出現膚色改變、紅腫、疼痛甚至水皰等癥狀。
如果常年日曬,不管是曬背部還是曬其他皮膚,紫外線可以破壞皮膚細胞的DNA,導致細胞突變。久而久之,紫外線會加速皮膚老化過程,出現皺紋、色斑等老化現象。此外,過度的常年日曬還可能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包括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和惡性黑色素瘤等。
可能有人認為適量的日曬可以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和骨骼健康。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為了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每天只需短時間(15分鐘左右)的日曬,且無需暴露大面積的皮膚,更不需要暴露整個背部。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避免長時間直接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并使用物理遮擋或聯合防曬霜的方式來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這才是真正有用的“養生”。
高溫天千萬別盲目曬背
醫生表示
王阿姨的教訓太深刻
大家一定要有所警醒
高溫下長時間暴曬,對老人和有高血壓、心腦血管問題的人極其危險,可能引發中暑、中風等問題。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的太陽最毒辣,夏季出門盡量避開高溫時段。
另外,如果出現頭暈、惡心、心慌、大量出汗或不出汗、渾身發燙等情況,趕緊移動到陰涼處,喝水、降溫,情況嚴重馬上撥打120。
如果是濕熱體質,經常大便秘結、煩躁易怒、怕熱喜涼、睡眠不佳,曬背無異于“火上加火”,造成體內實熱更勝,容易出現皮膚曬傷、上火、睡不好等情況。
易上火、易皮膚過敏人群,以及老年人、兒童、孕婦均不推薦曬背;皮膚病患者也需慎重,最好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