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科技部公告2025年28號,以下簡稱《目錄》)。
根據商務部消息,此次調整共刪除3項技術條目,新增1項,修改1項。
其中主要包括,刪除中國傳統建筑技術1項禁止類技術條目和建筑環境控制技術等2項限制類技術條目。
新增1項限制類技術條目,即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包括:新增電池用磷酸鐵鋰制備技術、電池用磷酸錳鐵鋰制備技術、磷酸鹽正極原材料制備技術等3條控制要點。
(信息來源:中國商務部網站)
修改1項限制類技術條目,即有色金屬冶金技術,包括:新增鋰輝石提鋰生產碳酸鋰技術、鋰輝石提鋰生產氫氧化鋰技術、金屬鋰(合金)及鋰材制備技術、鹵水提鋰技術、含鋰凈化液制備技術等5條控制要點,修改提取金屬鎵技術控制要點。
關于新增的限制類技術條目,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目錄》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在敏感領域正越來越多地得到應用,將相關技術納入《目錄》限制類,有利于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相關技術的安全、可持續的應用和發展。
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技術出口是指從中國境內向境外,通過貿易、投資或者經濟技術合作的方式轉移技術的行為。
其中,屬于《目錄》禁止出口的技術,不得出口。
屬于限制出口的技術,實行許可證管理;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屬于自由出口的技術,實行合同登記管理。
發言人還表示,經營主體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管理辦法》《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等規定,履行有關出口許可、合同登記等手續。商務部將進一步優化管理舉措,完善出口許可和合同登記程序,提供更多公共服務產品,指導企業做好合規工作。根據科技發展變化形勢和管理實踐需求,商務部將繼續會同科技部等有關部門對《目錄》進行動態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憑借低成本、高安全等優勢,磷酸鐵鋰電池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動力、儲能等領域下游企業的青睞。同時,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超90%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都是由中國企業所生產的。
因此,此次《目錄》修訂,新增磷酸鐵鋰等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出口限制,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結合今年1月公布的《目錄》意見征求稿,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中心總經理周波指出其中顯著的變化:在磷酸鐵鋰制備技術要求中,將壓密測試條件,從意見征求稿的300MPa,壓低到最終稿的220MPa,主要限制的是下一代更高規格的磷酸鐵鋰制備技術;而前驅體磷酸鐵的振實密度條件,從此前的2.1g/cc降低到1.2g/cc使限制的范圍更寬了。
同時,《目錄》聚焦磷酸鐵鋰(壓實密度≥2.58g/cc)等前沿技術,而非限制目前市場上已被廣泛應用的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此舉既可以保護我國高端核心技術工藝優勢,也不影響目前市場主流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另外,限制出口的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亦實行許可證管理,企業可以聯系所在地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申請許可。
整體上,此次《目錄》修訂,技術出口采取的是“限制性”政策,并非完全禁止,短期內對產業發展與國際合作的影響相對較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