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財經
八折出售的股權無人問津,圍觀者眾卻無一人出手,這家總資產超3000億的城商行陷入資本市場的冷遇。
7月17日上午10點,阿里法拍平臺上的一則拍賣信息進入最后倒計時。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掛出的廊坊銀行1.67億股股權正以4.86億元起拍價尋找買家,這已是該筆股權第二次公開拍賣。
截至7月15日,這場引發2280次圍觀的拍賣依舊0人報名,僅有29人設置提醒。這已是該行大額股權第二次遭遇市場冷眼。國資入主、掌門更迭未能改變投資者對這家銀行的審慎態度。
廊坊銀行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股權無人問津的尷尬。撥備覆蓋率104.29%、資本充足率12.29%、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73%,多項指標亮起紅燈的數字,比空蕩蕩的拍賣頁面更令人擔憂。
這家環京地區最大的城商行未來之路,如同一位資深銀行人士的點評:“銀行主要股東在和中小銀行關聯交易過程中往往處于強勢地位,房企風險暴露后對銀行經營穩定產生連帶影響?!眹Y接盤只是開始,治理重生才是關鍵。
折價股權無人問津
拍賣公告顯示,此次被拍賣的廊坊銀行股權約占總股本的2.89%,評估價格為6.08億元,起拍價較評估價打了8折。但即使這樣的價格優勢,也未能吸引投資者出手。
這不是廊坊銀行股權首次遭遇市場冷遇。2022年11月,該行2億股股份以5.6億元起拍價公開拍賣,最終因無人報名而流拍。兩次拍賣相隔不到三年,市場態度卻如出一轍——觀望而不參與。
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公告中并未透露該筆股權的歸屬方。但截至2024年末,該行前十大股東中,朗森汽車產業園、河北大慶道橋工程、固安匯潤投資等三家股東合計質押13.07億股股份,股權質押比例高達77.38%。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三家股東在廊坊銀行的授信敞口合計達19億元,形成了復雜的股權質押與關聯交易交織的風險網絡。
業績持續下滑的困局
資本市場的冷遇背后,是廊坊銀行持續惡化的基本面。2024年該行交出了一份令人堪憂的成績單:全年營業收入36.13億元,同比下降20.83%;凈利潤僅2.4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7.24%。
營收連續四年下滑,凈利潤連續三年下滑。與2020年的業績高點相比,2024年廊坊銀行營收縮水超30%,凈利潤更是蒸發83%。
業績下滑的背后是多重經營困境。2024年,該行總資產3028.37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82%,貸款余額1666.19億元,較上年底減少139.41億元。其中公司貸款減少115.14億元,個人貸款也出現縮減。
資產質量亮紅燈
資產質量惡化是廊坊銀行面臨的更嚴峻挑戰。2024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攀升至2.44%,較2023年末上升0.41個百分點,遠超同期全國商業銀行平均水平1.5%。
更令人擔憂的是撥備覆蓋率指標。2024年末,該行撥備覆蓋率僅為104.29%,較2023年同期大幅下降48.9個百分點,不僅低于120%-150%的監管紅線,也遠低于2024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211.19%的平均水平。
資產質量問題的核心在于房地產風險敞口。截至2024年末,廊坊銀行對房地產業和建筑業貸款余額合計高達330.84億元,占企業貸款的37.53%。
聯合資信評級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末,該行另有50.11億元投向房地產業的類信貸非標產品,形成了巨大的風險敞口。
近期,廊坊銀行起訴南京寧淥建設、河北中凱建設兩家建筑公司,這兩家公司均是“河北地產王”榮盛發展的長期供應商。兩起訴訟涉案金額超過2億元,幾乎相當于廊坊銀行2024年全年的凈利潤。
互聯網貸款的隱憂
在個人貸款業務上,廊坊銀行選擇了一條看似捷徑卻暗藏風險的道路——高度依賴互聯網助貸模式。2020年至2023年期間,該行互聯網貸款規模從152.7億元增至242.08億元。
2023年末數據顯示,該行互聯網貸款余額為242.08億元,其中聯合貸規模67.92億元,助貸規模174.16億元。這些互聯網貸款在個人消費貸款中的占比始終保持在80%以上。
作為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廊坊銀行互聯網貸款占個人貸款比重超30%,對互聯網貸款投放方式依賴度極高。聯合資信在評級報告中明確指出,互聯網貸款提供高收益的同時風險水平難以把控,未來個人貸款投放渠道仍需進一步調整。
這種模式也帶來了大量客訴問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針對廊坊銀行的投訴量接近五百個,涉及夠享借、攢花等多個平臺,投訴內容包括收取擔保費、利息達36%、強制收取會員費、催收違規等問題。
國資入主的變局
面對經營困境,廊坊銀行的股東結構在2025年初發生重大變化。今年2月,河北金融監管局批復同意廊坊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廊坊控股)受讓多家股東持有的廊坊銀行股權。
此次股權變更后,廊坊控股持股比例由7.44%大幅增至19.99%,成為廊坊銀行第一大股東。這標志著地方國資正式主導這家總資產超3000億元的城商行。
股權更迭背后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股東變遷。2015年,華夏幸福以19.99%的持股比例成為廊坊銀行第一大股東。但隨著華夏幸福債務危機爆發,從2021年開始不斷減持廊坊銀行股份,到2023年末,其持股比例已降至6.74%,淪為第五大股東。
2025年初,華夏幸福正式告別主要股東行列,由國資控股。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此表示,地方國資入股之后,有助于優化城商行股東結構,穩定銀行發展預期,整合區域資源。
新任掌門的挑戰
在股東變更的同時,廊坊銀行的“掌門人”也完成了更迭。2024年底,原董事長邵麗萍因到齡退休,辭去該行董事、董事長等職務。
2025年1月6日,廊坊銀行官網公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已核準崔建濤擔任該行董事、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崔建濤曾任中國銀行廊坊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是一位具有豐富銀行從業經驗的“老將”。
在邵麗萍掌舵的十年間(2014-2024年),廊坊銀行資產規模從584億元擴張至3056.1億元。但規模擴張的背后是盈利能力的持續下滑,該行自2021年-2024年連續四年營收下降,凈利潤從14.38億元降至2.43億元,跌幅達83%。
廊坊銀行將2025年稱為“極為關鍵的一年”,是該行三年規劃轉型發展的開篇之年。新董事長崔建濤肩負著帶領這家深陷業績泥潭的銀行實現轉型的重任。
在這個屬于自媒體的
摩登時代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