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子慧
7月23日,重慶市南岸區騰龍大道一套房產在阿里法拍平臺上線拍賣,因法拍公告中特別標注“張某、葉某塵曾在該房屋內將兩名幼童推下樓致其死亡”,這處“重慶姐弟墜亡案”涉事房產引發網友高度關注。盡管該房產以60萬元起拍,卻最終因無人報名而遇冷。這一特殊法拍案例的出現,讓公眾對“兇宅”法拍的相關問題聚焦熱議:這類承載負面記憶的房產能否依法交易?拍賣過程中如何保障競買人的知情權?若遭遇流拍,又會面臨怎樣的處置流程?
“兇宅”法拍能順利交易嗎?法院需明確告知,起拍價一般低于市場價
從法律概念來看,“兇宅”并非嚴格的法律術語,通常指發生過自殺、他殺或其他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其拍賣在司法實踐中涉及多項法律要點。
從拍賣合法性角度而言,“兇宅”是可以拍賣的。北京金誠同達(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趙猛表示,司法拍賣是法院為實現債權人權益,對被執行人財產進行強制處置的公權行為,只要房產所有權明確,不存在產權糾紛、涉及國家機密等法律禁止拍賣的情形,即可依法拍賣。“重慶姐弟墜亡案”涉事房產因被執行人與銀行的借款合同糾紛,法院通過拍賣償還債務具有明確法律依據。
同時,趙猛強調,鑒于“兇宅”的特殊性,法律對拍賣人賦予了更高標準的“如實告知義務”:“需在拍賣公告中如實披露房屋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并通過加粗、標色等方式重點提醒競買人,否則可能因違反民法典誠信原則及欺詐相關條款產生交易瑕疵。”
在價值影響方面,北京大成(青島)律師事務所律師許磊波表示,盡管我國房地產估價規范未將“非正常死亡”納入評估參考,但實際交易中,“兇宅”因公眾心理忌諱,市場價值低于同地段普通房屋,起拍價通常較低。例如此次涉事房產評估價107.98萬元,起拍價為60.4688萬元;此前杭州一“兇宅”法拍成交價為市場價的7.5折,公告中也明確標注了曾發生跳樓事件。
二手房“兇宅”隱瞞交易咋辦?賣家擔責,買家可索賠
如果競拍人拍下“兇宅”后反悔,能否悔拍呢?許磊波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競買人決定參與競買的,視為對拍賣財產完全了解,并接受拍賣財產一切已知和未知瑕疵。也就是說,若拍賣公告已明確告知房屋為“兇宅”,競拍人參與競拍并成交后,一般不能悔拍;若強行悔拍,不僅可能損失保證金,還可能面臨法律責任。
“兇宅”交易也曾引發法律糾紛。今年4月,央廣網報道過一起案例:一名女子在購買一套708萬元的婚房時,支付20萬元定金和14萬余元居間費后,才得知該樓棟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該房產經紀公司向女子支付50萬元違約金,女子自行承擔20萬元定金損失及案件訴訟費。在二手房交易中,若賣家隱瞞房屋為“兇宅”的事實,該如何處理?許磊波表示,依據誠實信用原則及交易習慣,賣家有義務如實告知買家房屋的真實情況,包括是否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若賣家故意隱瞞,買家可依據民法典中關于欺詐的相關規定,主張撤銷合同,并要求賣家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損失。
房屋法拍二次流拍后咋處理?啟動60天變賣程序,價格與二拍起拍價一致
由于“兇宅”的特殊屬性,即使其司法拍賣起拍價已低于市場評估價,實踐中仍存在較高的流拍風險。針對網上熱議的“流拍房該如何處置”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業內資深人士。
山東拍輔幫網絡信息有限公司王寧表示,司法拍賣中的流拍房屋處置有明確法定流程:首次拍賣需在公示前3天通知當事人,不動產公示期不少于30天,公示結束后啟動拍賣,首拍起拍價最低可定為評估價的70%,競價時間不少于24小時。
若首拍流拍,法院會在30日內在同一司法網拍平臺組織二次拍賣,“二拍起拍價會在首拍價的基礎上再下調至80%,通過合理降價提高成交率。”王寧解釋道。
若二次拍賣仍流拍,則可啟動為期60天的變賣程序,“變賣價與二次拍賣起拍價一致,主要目的是為意向競買人提供更多考慮時間。”
王寧進一步說明,每次標的流拍后,申請執行人都可以申請以物抵債:“債權人同意的話,房屋按流拍價抵償債務,實行多退少補;若申請執行人在變賣流拍后拒絕以物抵債,也可在評估報告到期后申請重新評估,按新的評估價重新啟動拍賣程序。這樣操作下來,成交概率會大大增加。”
至于成交后的流程,王寧補充道:若成交金額能覆蓋全部債務,法院將依法分配款項并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若成交金額不能覆蓋全部債務,法院會繼續保留對被執行人其他財產的執行權,通過各種渠道查詢被執行人的其他財產線索,以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