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板樓房年份久遠,看起來破敗不堪,有的墻體開裂,有的墻壁掉皮…
居住舒適度驟降,可為何遲遲不能“拆掉重建”呢?其實這背后隱藏著幾個棘手的問題。
01.居民意愿與現實利益的博弈
現如今,在全國各地的城中村,依舊有很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造的老預制板樓房,
而且居住者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他們早已習慣了這里的居住環境,即使房子老舊,也依舊存在著較為濃厚的感情,始終不愿意搬離。
再說了,拆遷補償也是個頭疼事,
02.拆除重建面臨挑戰
以前建造的預制板樓房,主要分兩種類型:
一個是結構成本低廉的純磚墻/柱+預制板結構樓房,這種房子幾乎家家戶戶都是面臨著漏水隔音隔熱效果差等問題,
另一種是結構質量稍微好點的現澆梁柱+預制板+磚墻結構的樓房,這種樓板雖然厚實一些,但問題也不少。
對于第一種預制板樓房,拆除重建風險高,更需要專業的技術和更嚴格的安全措施。
而第二種,結構復雜,拆除重建的成本也不便宜。
而且,拆遷還要考慮對周圍建筑影響,這無疑增加了拆除重建的難度。
03.歷史背景與房屋性質
預制板樓房因其歷史背景和房屋性質,決定了其拆遷重建的復雜性。
首先,很多老預制板樓房已經老化嚴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其次,很多房改房的產權歸屬復雜,需要地方協調。
最后,老預制板樓房位于老城區,拆遷重建可能對交通、環境等,造成影響,需要從長計議,提前規劃。
04.質量差異
預制板質量和標準并不統一,有的是按國家標準生產的,有的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比如偷工減料、工藝粗糙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預制板樓房的使用壽命和安全,
所以,不能將預制板樓房統一起來,只能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質量好的,可以通過改造,延長使用壽命,質量差的,需要拆遷保證居住安全。
05.居民意愿難統一
預制板樓房當然是拆遷最好,但是需要征得居民的同意。
如果是房齡很早,比如40年前建造的,這種大家都會同意拆,畢竟居住安全風險太大了。
但是拆遷資金又是大問題,對于預算有限的家庭,可拿不出資金,或者有的人不同意出資,意見難統一,拆遷重建計劃就很難實施。
文末結語:
預制板樓房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也愈發凸顯,但是想要推進拆除重建又并非易事,
畢竟它不僅僅居民意愿,還有拆建的資金來源問題、房屋結構問題等諸多因素。
只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才能讓這些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