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弦
VSA-MAX虛空銀狩
類型:入耳式耳機
配置:全幅鈦金振膜單元
售價:¥998
“在千元價位,VSA-MAX著實稱得上各方面表現極其全面了。它的硬實力本就足夠突出,調音的特色又恰到好處,既能表現出女聲獨有的清麗美感,以及弦樂的精細質感,又保證了整體聲底的中正耐聽,在‘雜食’與‘個性’之間實現了良好的平衡。”
在老一輩燒友的印象里,“女毒”這個概念幾乎和“音染”是深度綁定的,畢竟我們玩耳機那會,“女毒”的代表產品就是像FitEar togo!334p、鐵三角的W5000這些能把人聲修飾得面目全非的型號。想當年我也曾經對W5000的聲音欲罷不能,但隨著把玩的器材越來越多,它吃灰的時間就要遠遠多于服役的時間了。歸根到底,這種濃妝艷抹的音色好聽歸好聽,卻或多或少會影響耳機的耐聽度,也會讓耳機變得過于偏科——這也難怪當年的器樂黨和女毒黨簡直不共戴天了233~
后來,隨著大家的審美風向發生變化,開始追求更加“正確”和“雜食”的聲音,那種帶著極端染色的耳機漸漸地也就不那么流行了。哪怕是當年以“女毒”見長的鐵三角、FitEar、final這些日系品牌,如今的調音也遠比過往要中正大氣。但是“女毒”這個HiFi圈獨有的概念卻被保留了下來,只是近幾年主打“女毒”的耳機會傾向于把染色控制在大多數人可接受的范圍內,讓耳機在演繹男聲、器樂的時候也能有可圈可點的表現。
在前段時間的線下展會上,我聽到了麗弦推出的VSA系列。綜合造型和調音,這個系列的三款塞子完全稱得上是新時代女毒風格的代表。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VSA-MAX虛空銀狩,外觀精致但又比VSA-LTD要低調,聲音硬素質突出,調音還有點小個性,放在千元檔綜合實力極其出眾。
其實VSA-MAX最開始吸引到我的是它猶如亮片美甲一樣的外觀。雖然把面板做得閃閃發光的耳塞品牌很多,但千元內的耳機往往受限于成本做不出良好的質感。而VSA-MAX的面板用的是密鋪亮片工藝,用一層層的銀色亮片堆疊出更加立體和別致的觀感,也讓耳機在不同的光照角度下能呈現出不同的色澤,在特定角度還可以看見中英雙語的“虛空銀狩”字樣。耳機腔體的材質為航空級鋁鎂合金,手感要比傳統樹脂腔體更有分量,成本當然也高出不少。腔體表面還用“異形流線”工藝進行了處理,不規則的圖案增加了視覺層次,但完全不會影響佩戴舒適度。合金腔體雖然比樹脂更堅固,但重量比較輕,佩戴起來沒有明顯負擔感。
耳機配套的線材也采用了銀色,保證視覺效果的一致性,材質為無氧銅鍍銀,并且提供了3.5單端和4.4平衡可換插頭,直接插拔就能更換。有趣的是,大概是為了迎接蛇年,麗弦在今年推出的很多產品上都加入了與蛇有關的元素,這兩個插頭上就分別雕刻了一條小蛇。
VSA這個系列的名稱實際上是Vocal Sweetness Amplfied的縮寫,可以說一開始就是沖著“人聲”這個命題作文去打造的。可能是因為發燒友中男性占比超過90%,導致HiFi圈內女聲的受歡迎程度一直都遠高于男聲,大家常說的“主打人聲”的器材,往往也都會著力去雕琢女聲表現。只是不同歌手的嗓音本就天差地別,“女聲”實際上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寬泛概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說起“HiFi發燒友”,往往想到的都是那些在書房里聽著蔡琴、鄧麗君如癡如醉的中老年玩家。后來隨著玩耳機的年輕人成為燒友的新興勢力,他們喜歡的J-POP、歐美流行女聲又與華語女聲有了分庭抗禮之勢。
不論是何種風格和語言,燒友們時常討論的主流女聲,大體上還是比較偏向傳統的甜美柔情,那種醇厚的女中音實際上品鑒方向更接近男聲了。這類傳統女聲往往對于器材的細膩度要求較高,而且錄音中的齒音很容易顯得刮耳,因此還需要器材進行適當的柔化處理。比如在燒友中頗負盛名的齒音大王梁靜茹,雖以娓娓道來的演唱風格深入人心,但其錄音中時常出現的刺耳齒音又讓大家愛恨交織。老一輩的女毒器材往往采用“下猛料”的處理手法,將所有的毛刺涂抹掉,并添加明顯的染色,但卻因此犧牲了細節的表達,甚至會掩蓋掉歌手一部分的聲音特質。而像VSA-MAX這類新派女毒耳機的處理手法就要克制許多,有點類似于“裸妝”的效果。
這款耳機搭載的鈦金振膜有著極其出眾的信息密度和純凈的聲底,以至于初聽的時候我都不太相信這居然只是一條不到千元的耳塞。它的高頻空氣感十足,延展高度較高但并不刺耳。而中頻的處理更為出彩,纖細綿密且極為流暢,結像表面光滑,對于口型的勾勒歷歷在目,你甚至能聽清歌手換氣、吐息的細節。而在齒音的處理這塊,VSA-MAX并沒有選擇將其完全抹平,而是自然地予以呈現,恰好控制在不會刮耳的程度。
比如在梁靜茹的《情歌》中,“時光是琥珀”這一句往往是齒音爆發的重災區,但VSA-MAX卻將一連串的齒音克制地收斂在唇齒之間,剛好融入到歌手的演唱中,保證了整體聽感的寬松舒展。因此,這款耳機所還原出來的女聲是通透清爽中又帶著恰到好處的甜美,聲音線條流暢柔和,對于不同歌手的聲音特色也呈現得十分自然精準,沒有進行太過刻意的矯飾。它所詮釋的蔡依林、孫燕姿這類華語女聲,乃至濱崎步、倉木麻衣等日系歌姬,如同炎炎夏日的一杯檸檬水,比涼白開更加富有層次和個性,卻又完全不會有甜膩之感。
前面我提到過,老一輩的女毒耳機很難兼顧器樂黨的喜好,畢竟追求濃郁音染的傳統女毒黨和追求真實聲音質感的器樂黨從一開始選的就是兩條南轅北轍的道路。但VSA-MAX這種在均衡自然的音色基礎上給予適當修飾的手法,則讓它能夠同時滿足多種音樂風格的回放需求,不會局限于“女毒”的框架內。我在用它聆聽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四重奏時,它能夠將弦樂的音色呈現得十分細膩,弓弦交錯的質感鮮活又生動。小提琴的活潑,中提琴的穩健和大提琴的厚重,這3種各具個性又有著相似特質的弦樂音色,被區分得相當細致,各有千秋,組合起來又相得益彰。
弦樂雖然是不少燒友常聽的類別,但要呈現得悅耳并不容易。大多數千元檔的耳塞,在回放弦樂時要么過于追求細節的堆疊,讓聲音聽起來干澀甚至刺激;又或是修飾過多,讓琴聲顯得油膩失真。VSA-MAX之所以能在這方面出類拔萃,首先是得益于其扎實的硬素質,點睛之筆則在于對結像邊緣的適當柔化,減輕了琴聲的“侵略性”,但又完整保留了流暢的線條感。
總的來說,在千元價位,VSA-MAX著實稱得上各方面表現極其全面了。它的硬實力本就足夠突出,調音的特色又恰到好處,既能表現出女聲獨有的清麗美感,以及弦樂的精細質感,又保證了整體聲底的中正耐聽,在“雜食”與“個性”之間實現了良好的平衡。在搭配方面,它也并不需要你花費太多的心思,盡管剛開聲的時候可能會有輕微的毛刺感,但煲機30-50個小時之后它的聲音就已經足夠順滑百搭,主流的大多數小尾巴就能將它驅動出不錯的水平。
我個人平時出門還是以聽流行為主,但不喜歡太膩的人聲,所以給VSA-MAX搭配的是聲底中正推力也比較大的飛傲QX13。這款前端對于中頻的密度和飽滿度進行了一定的加強,素質很扎實,再配上VSA-MAX婉轉通透的調性,呈現出來的音色亮麗又活潑,尤其是人聲具有很不錯的感染力。這套組合的體積非常迷你,能放在牛仔褲兜里隨時帶出門,既方便又好聽。
當然,VSA-MAX畢竟搭載的是有一定潛力的鈦金振膜,要想挖掘它的完全體實力,光靠小尾巴還不太夠。像我手上的R8II、M15S、M8T等幾款萬元播放器,和它搭配的效果都可圈可點:以古典見長的R8II,讓VSA-MAX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空間感和準確的定位能力,在演繹流浪者之歌、卡門幻想曲這類協奏曲的時候,能更好地兼顧樂隊和獨奏的表現;而在回放坂井泉水這類J-POP女聲時,M8T與VSA-MAX的配合甚是默契,中頻潤澤輕柔,人聲和器樂相互映襯,無論氛圍營造還是情感表達都相當到位。
另外值得分享的一點是,這款耳塞其實對于換套的反饋非常明顯,不怕折騰的朋友可以嘗試用不同風格的套子來調音,成本低又很有趣。我手上以弦樂和女聲見長的AZLA Crystal 2,就和VSA-MAX的風格配合得天衣無縫。更換耳塞套之后,VSA-MAX的高頻密度和韌性更佳,在回放器樂音色的時候,細節顯得更加豐富,聲音也更具空氣感;而在演繹流行人聲時,中頻細膩度和信息量又有進一步提升,演唱的細節被還原得更加清晰細致。
“女毒”這個HiFi圈的專有詞匯,在過往曾經有過一段被污名化的時光,被認為是一種“邪門歪道”的審美。然而,“毒”并不意味著要使用極端的調音來吸引耳朵。回看這些年,發燒友的喜好其實也在不斷變化,曾經的我們愛追求一耳朵的驚艷和刺激,但在閱盡千帆之后,能被留下來持續欣賞的始終是那些耐聽的、經得起細品的聲音。所以,“女毒”這個詞,也同樣隨著大家喜好的變更而更新著自己的內涵。VSA-MAX,乃至它所在的整個麗弦的VSA系列,便代表著新時代的“女毒”審美——不需要劍走偏鋒,不依靠嘩眾取寵,將音樂本身的美感以合適的方式呈現出來,就足夠讓聽者如癡如醉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