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時期的軍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要是能活到建國后,不出意外的話,軍銜肯定不低,少說也可能是上將,說不定還會更高。尤其是戰場上真刀真槍干出來的一線軍事主管,級別可能會更高,今天,我們介紹一位在紅軍長征之前反“圍剿”作戰中的紅十五軍軍長李青云的英雄事跡。
李青云在參加紅軍之前,是國軍第26路軍73旅的一名學生連的連長,1931年春,李青云所在26路軍被蔣介石命令開撥江西贛南“圍剿”紅軍,駐扎在寧都縣城,他率領的這個學生連的戰士,在入伍前大多是失學、失業的學生,部隊從北方長途跋涉開到南方,此時雖然是春天,南方各地蒼松翠竹,一派江南風光,但他們的心情格外沉重,因為接受過革命思想的他,堅決反對與紅軍作戰,在士兵中大力宣傳停止內戰、北上抗日的思想,全連的官兵忿恚厭戰。由于他思想進步,組織吸引他加入地下黨成員,并在連隊里發展了多名成員。
1931年12月14日晚,李青云在趙博生、董振堂的領導下,率領全連隊伍對寧都縣城十字街口到東門和北大街的警戒,并占領26路軍總部的電臺,動作凌厲,初現神勇!隨著一聲清脆的槍聲劃破了夜空,起義部隊按預定目標一起行動,槍聲、炮聲、喊殺聲響徹寧都城。清晨6點,反對起義的軍官全部解決,戰斗全部結束。
當一輪紅軍映照大地的時候,第26路軍1.7萬余人全部拉出了寧都縣城,向鄰近的石城縣龍岡改編,寧都起義宣告勝利,李青云興奮地將國民黨軍隊的領章、帽徽撕了下來。他吩咐戰士們:“多背幾條槍,送到蘇區去?!逼鹆x軍興高采烈地奔赴中央蘇區,沿途群眾夾道歡迎,中央領導人親自到路上迎接。
起義成功后,這支部隊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起義有功的李青云晉升為129團團長,部隊經過兩個月的整編與學習,紅五軍團以嶄新的面貌、高昂的士氣,接受了第一個戰斗任務——協同紅三軍團打贛州。
贛州是江西贛南重鎮,處于章江與貢江交匯之處,三面環水,城墻一邊是依貢水而建,而另外兩邊,環著章江,只有東面和陸地相連,而且是大山,類似半島。贛州的城墻堅厚,易守難攻,素有“鐵贛州”之稱。紅軍攻打贛州戰役打響之后,分三路人馬向贛州發起總攻,然而,由于守敵強大,激戰多時未能攻下。
此時,敵方各路援軍紛紛趕到,紅軍一部處于被包圍的險境,李青云率部疾馳贛州,一進入贛州戰役的陣地,他將上衣一摔,光著膀子,親自沖鋒,一手持著駁殼槍,一手緊握一把明晃晃的大刀片,光著上身高聲喊殺,怒吼著如猛虎一般沖入敵人的陣里,剎那間,所有戰士緊跟上來,一時間紅綢飛舞,刀光劍影,橫沖直撞,切菜削瓜一樣,殺得敵人屁滾尿流,橫尸遍野,勇猛撲入敵陣,一場肉搏戰打的驚心動魄,血肉橫飛,我軍大獲全勝。
贛州戰役李青云奮不顧身,敵人被打得逃回城里關起城門,從此據城防守,再也沒敢出擊。起義參加紅軍首戰告捷的李青云,得到了全體紅軍將士的高度贊揚,上級對的評價訓練有素,作戰勇敢,戰斗力很強。戰后,在贛州戰役表現神勇的李青云提升為紅四十三師師長。一時間在中央蘇區他的名聲大振。
贛州戰役一戰成名的李青云,接著派往廣東參加水口戰役。當時,紅軍高層領導人為解決侵入贛南的廣東軍閥的部隊,決定對其進行打擊,水口是廣東南雄的一個鎮,該地坐落在山坡上,地勢險要?;涇娨勒瘫Z足,占據山頭為據點,構筑工事以逸待勞。
當時,擔任師長的李青云深入前沿陣地,仔細觀察敵人陣勢,研究破敵辦法。成竹在胸的他報告總指揮部:“我出擊了!”指揮部隊避開敵人火力強大的正面陣地,尋其薄弱之處,來了個鉆心戰術,出其不意,直搗敵人后衛。
這天黃昏時分,李青云將隊伍分成若干小分隊,悄悄地向敵人陣地運動,對敵人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隨著一聲令下,紅軍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迫擊炮,機關槍、手榴彈一齊開火,打得敵人蒙頭轉向,陣地縮小了不少。就在這時,敵人正想組織反擊,紅軍的槍聲突然停了。
此時,每個小分隊都在各自的陣地上燃起了十幾堆篝火。一堆堆大火映紅了半邊天,戰士們躺在地上,伸展四肢,竟然睡起了大覺。敵人一看這情形,紅軍天黑之前攻打我陣地火力如此之猛,而半夜時四處燃起篝火,葫蘆里究竟是什么藥呢?是不是我們被大部隊包圍了?有的人主張突圍,有的人則害怕中計,不如暫守陣地,坐以待旦,等到探明情況再做決斷。
誰知到了凌晨時,敵人正抱著槍睡得迷迷糊糊,忽然四面八方響起一片喊聲:“紅軍大部隊到了,你們被包圍了!”“繳槍不殺!”“紅軍優待俘虜……”隨著喊聲,李青云手舞銀光閃閃的大刀跟敵人拼搏,帶領戰士沖鋒陷陣,紅軍將士如同猛虎般沖到了眼前。刀光閃閃,殺聲震耳,敵人陣腳頓時大亂。
敵人以為真的是紅軍大部隊到了,有的掉頭就跑;有的稀里糊涂向紅軍隊列中跑去……紅軍將士們一點也不客氣,殺了個痛快。敵人你推我撞,不少人被絆倒、摔倒。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前沿陣地上的敵兵一亂,后面的也稀里糊涂地跟著亂跑當官的想堵也堵不住。通過激戰,成功擊潰粵軍的進犯,保衛了蘇區南部地區。是役,此戰役李青云指揮有方,表現出色,立下大功,得到紅軍總司令部的通電嘉獎。這次戰役后,機智勇敢,戰功卓著的李青云升任紅15軍軍長,成為紅軍早期的高級將領。此時,距離李青云率部起義參加紅軍不到一年的時間。
紅五軍團十五軍與紅一軍團組成東路軍,率隊東征福建,先后占領龍巖、漳州。李青云作為一名紅軍高級指揮員,一直非常出色,出奇制勝,屢立戰功。在烽連天的戰斗之余,他在部隊的文藝工作也做得很好,李青云能文能武,愛好文藝,會吃洞簫,又善詼諧。每在戰斗之余,就來上一首,有人戲謔他顏面“雨打沙灘萬點坑”,他便“迂回作戰”,給大家來一段京戲《釣金龜》,“叫張義我的兒啊, 聽娘教訓, 待為娘對嬌兒細說分明: 兒的父親遭不幸喪了性命、 拋下了母子們共度光陰……”唱得大家拍手叫好,那人也沉浸其中,卻不料青云以手撫其背,唱出最后一句“我那不孝的兒啊——”。
第二年,中央紅軍第五次“圍剿”戰役打響,并采取“堡壘主義”的新戰略。面對強敵,“左”傾機會主義者實行“六路分兵”、“全線御敵”的錯誤方針,要“御敵于國門之外”。李青云率紅十五軍擔負著在蘇區北線抗擊敵人進攻的艱巨任務,惡仗一個接著一個,環境十分艱苦。
就在這個時候,李青云得了當時十分兇險的瘧疾,俗稱打擺子,常常發作,而軍衛生處連一??鼘幩幤紱]有了。李青云仍帶病堅持指揮部隊作戰,結果病情越來越重,他本是一個身高1.78米、體格健壯的大漢,最后瘦得皮包骨頭,同志們要將他送往后方醫院,他堅決拒絕:“戰事這么吃緊,我怎能離開!”結果病情越來越重,竟至高燒、昏迷。軍政委朱良才急令戰士們將他抬上擔架,速送后方醫院治療,行至江西永豐藤田附近時,李青云,這位年僅31歲的紅軍將領帶著他未酬的壯志,闔然與世長辭,戰士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鳴槍為他送行,將他埋葬在青山之中,長臥于蘇區的青山之中。
李青云犧牲之后,紅軍高層給他撰寫碑文,譽其“一生追求光明,忠心報國;身先士卒,英勇善戰,是我軍一位卓越的高級指揮員?!苯▏笏钪膽鹩褌儊淼接镭S藤田他犧牲之地,瞻仰他的墓碑,看到長眠在青山綠水間的他,都扼腕長嘆:要是能到建國后,至少是開國上將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