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萬物并秀。昆承湖畔,人才濟濟。近日,江南福地常熟以“雙創”為弦,奏響了產才融合的新樂章——第十七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常熟分會場活動暨胡潤U30中國創業先鋒大會隆重啟幕,200余位全球創新創業者齊聚常熟,共繪發展藍圖。
“人才新政”聚英才
當下的常熟,各類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創新活力澎湃涌動。在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常熟分會場活動上,常熟重磅發布人才新政,從支持研發平臺建設、建立引才專項目錄、完善人才樂居保障等15個方面發力,以更鮮明的產才融合導向、更有力的真金白銀支持、更靈活的引才用才方式、更全面的服務保障維度,讓人才在常熟創新創業更安心、無憂。
今年以來,常熟吸引了一批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生命健康等產業領域優質人才項目來常落地發展。在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常熟分會場活動現場,青年企業家的身影隨處可見。白澤匯智(蘇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蘇靖軒與眾多胡潤U30創業先鋒代表、投融資機構代表等聊得熱火朝天。今年1月,蘇靖軒攜團隊落戶常熟。“我們主要是做低空經濟產業相關的內容,選擇常熟是因為這里制造業基礎雄厚、空域條件優越、應用場景豐富,對項目未來發展有很強的助力。”
會上,蘇靖軒作為2025年新入選的“昆承英才”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接受授牌,他表示:“這是當地政府對我們肯定,今天與眾多相關行業代表交流,也讓我收獲頗豐。相信在各方合力下,能夠助力低空經濟行業實現快速發展。”
相比于處于起步階段的蘇靖軒,江蘇爍范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翁孝清扎根常熟已有3年。其公司是自動化產線的專業設備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主要為客戶提供薄膜基膜、涂覆設備及整體產線方案。同為新入選2025年“昆承英才”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翁孝清對常熟的營商環境感受更為深刻,他坦言:“作為一家科技型公司,前期的生產經營確實存在一些困難,要特別感謝常熟對企業在產業配套、推廣宣傳、生產廠房等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讓企業在過去3年得到了飛速的成長與發展。”
當日還有眾多院士專家,常熟籍在外學子和精英,以及投融資機構代表等參加活動。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是常熟人,已連續多年參加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常熟分會場活動,今年她又有新的感受:“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年輕,人才更年輕,項目更年輕,城市也更顯年輕態。我們也希望常熟常態化舉辦類似的活動,接觸更多優秀的年輕人,和當地優勢產業結合,助力家鄉發展。”
當前,常熟全市人才總量達47萬人,高層次人才總量4.5萬人,工程技術人才24.4萬人,引進、培養國家級領軍人才81人,省雙創人才159人,蘇州創新創業領軍人才360人,常熟“昆承英才”領軍人才1140人,涌現出了英華特、正力新能、英特模、貝塔科技、聚復科技等一批行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常熟市近期啟動市級國企全球招聘,第一輪招聘發布26個崗位后引發熱烈反響。報名截止時共吸引439人參與,其中研究生占比34.3%,凸顯高學歷人才聚集效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報名者中還有不少海外人才的身影。這些海外人才帶著在國際視野下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參與報名,進一步豐富了常熟人才儲備庫的多樣性。這場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印證了常熟作為發展熱土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
?“產才融合”筑生態
這場創業峰會恰是常熟“育林參天”計劃的鮮活注腳。回溯年初,常熟以“新年第一會”的名義,舉辦常熟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暨專精特新“育林參天”項目啟動儀式,聚焦播種、護苗、育樹、造林、參天5大專項行動,加速推進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引育,全力打造現代化產業生態。
半年來,常熟已新增專精特新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家、報輔導企業1家;簽約專精特新企業項目17個;40家專精特新企業啟動增資擴產項目,年度總投資48.7億元,累計投資25.3億元;充實完善“專精特新”培育庫,上半年新納入培育庫企業273家,持續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育林參天”計劃不僅培育了企業成長的沃土,更構筑了人才發展的生態圈。隨著專精特新企業的蓬勃發展,常熟正以產業聚才、以平臺引才、以服務留才,形成“產業-人才”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這座千年古城深知,優質企業的茁壯成長離不開頂尖人才的智力支撐,而人才的集聚又將進一步激發產業創新活力。
“文旅創新”育IP
常熟不僅以“真金白銀”的人才政策構筑創新高地,更通過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品牌,形成全方位的人才吸引力。這座兼具千年文脈與現代活力的城市,正在打出一套“政策引力+文化魅力”的組合拳,使常熟成為長三角人才“近悅遠來”的理想之城。
今夏啟動的“‘上’常熟‘嗨’一夏”夏季文旅主題活動,正是常熟城市品牌戰略的生動實踐。通過雙城文旅打卡活動,巧妙串聯起上海與常熟的文旅資源。
活動在上海常熟路周邊設置的五個打卡點,讓參與者通過集章換取包含景區聯票、酒店抵用券和聯名雪糕的文旅大禮包。而在常熟本地,則精心設計了四條主題線路:展現“江南景致”的不平“常”景色線、探尋“尋常巷陌”的“巷”往的夏天線、品味“馬路風光”的“路”過的風情線,以及體驗“社區煙火”的“鄰”距離線,20多個打卡點位全方位展示城市魅力。
在靜安公園舉辦的活動啟動儀式上,常熟特色農產品和文創產品的攤位吸引了上海市民流連駐足,以沙家浜“蘆蕩火種”為靈感設計的“蘆火火”文創成為焦點。這款擁有紅色亮發、柴火造型的“常熟版labubu”,令00后上海交大醫學院研究生張瀛寰愛不釋手。“今天在這里看到這么可愛的紅色文創,讓我更想去一次常熟,好好感受。”在她看來,常熟正以全新的方式,向年輕一代講述著動人的城市故事。
常熟深諳,吸引年輕人才不僅需要產業政策,更需要能引發情感共鳴的城市敘事。通過將紅色文化融入時尚文創、將古城底蘊注入現代體驗,常熟正在構建一個既有歷史厚度又有青春活力的城市IP。這種“硬政策+軟文化”的組合,讓人才既能獲得事業發展支持,又能享受品質生活體驗,形成“來了不想走”的磁吸效應。當年輕人像收藏“蘆火火”一樣珍藏對常熟的美好記憶時,這座城市的人才強磁場便水到渠成,勢不可擋。
原標題:《育林、育才、育IP——常熟打造人才生態最優解》
欄目主編:吳長亮 文字編輯:田棟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趙曉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