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在印巴沖突中,中國的殲10讓世界為之矚目,不管是陣風、蘇-30MKI還是米格-29,都被我國“斬于馬下”,但一直沉溺在“精神勝利法”里的印度,顯然不想承認這個丟臉的戰果。
被擊落的印度戰機殘骸
雖然印度一直狡辯真實戰損,但法國率先發聲確實有陣風戰機在沖突中墜毀,這讓莫迪直接下不來臺,只能改口承認,然而最近印度媒體為了找補,又放出豪言:
“印度空軍在印巴空戰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截獲的中國武器中,印度已探究出壓制中國武器的能力,他日再戰,必然戰勝巴軍。”
印媒報道
好家伙,這不相當于印度挨了“一巴掌”,而后說“提取到對方指紋”了么?印度哪來這么大的口氣?他們又真的把中國武器研究透了么?
從矢口否認到“榮耀陣亡”
時間倒回2025年5月7日,印度空軍三架單價2.4億美元的“國寶”陣風戰機,化作火球墜落旁遮普邦農田,機翼殘片上的“BS-001”標識被當地村民拍個正著,而此時印度卻對外宣稱:
“一架陣風因技術故障墜毀”。
被印度村民拍到的陣風機翼殘骸
紙終究包不住火,整整兩個月后,印度軍方在追授儀式上為多名陣亡官兵頒發勛章,其中包括3名陣風飛行員和5名S-400防空系統操作員,當家屬的哭泣聲在禮堂響起,印度空軍終于以最沉痛的方式承認:
五架先進戰機被擊落。
諷刺的是,就在追悼儀式前一周,印度外交部還在向32個國家派出“全球宣講團”,50多名特使帶著精美畫冊,宣講“朱砂行動大捷”。
一前一后兩種說法,讓印度在國際上鬧了個大笑話,也徹底戳破了莫迪精心粉飾的“勝利”,眼看質疑聲越來越大,印度找到一種補救面子的說法,在近日蠻多家印度媒體宣稱:
印度空軍在5月7日空戰中“取得巨大成功”,成功截獲殲-10CE、JF-17戰斗機和霹靂-15導彈的電磁特征,并將相關數據已整合入電子戰數據庫,未來可輕松干擾中國武器系統。
這種說法立刻引發質疑,要知道現代戰機的電磁信號如同動態密碼,每次作戰都會變頻跳頻,一次截獲就想‘破解’,無異于用舊鑰匙開新鎖”。
而且我國霹靂-15導彈使用的低截獲概率雷達和雙向數據鏈,就算被截獲也仿制不了,如今中國下一代霹靂-17導彈射程已達400公里,搭配具備全向隱身能力的六代機,已形成“發現即摧毀”的殺鏈。
其實印度媒體在軍事報道上的可信度,早就有目共睹,2020年歐盟虛假信息實驗室發布《印度紀事》報告,揭露印度某些勢力從2005年起就系統性制造針對中巴的虛假信息。
《印度紀事》報告
而此次“電磁神話”,更像是為慘敗涂脂抹粉的輿論戰,畢竟承認被單價4000萬美元的殲-10CE擊落88億美元的陣風機隊,對“萬國牌”武器神話的打擊實在太沉重。
不得不說5月7日空戰實則是作戰體系的降維打擊,巴基斯坦空軍以ZDK-03預警機為核心,指揮殲-10CE在170公里外發射霹靂-15E導彈。
ZDK-03
導彈通過雙向數據鏈靜默飛行,直到距目標15公里才啟動雷達,此時印度飛行員的告警器剛響起,規避已來不及。
反觀印度空軍,看似豪華的裝備成了致命負擔。
法國的陣風、俄羅斯的蘇-30、以色列的預警機各說各話,數據鏈互不兼容,最諷刺的是,號稱世界頂級的俄制S-400防空系統,操作員連逃生都來不及就被精準打擊。
盡管印度經濟體量是巴基斯坦十倍,軍費投入超八倍,但在現代戰爭最核心的信息化能力上,過于依賴先進武器裝備的印度顯然落后巴基斯坦一大截。
“印度破解中國武器”的說法,顯然是印度媒體在自說自話、自欺欺人,與其把心思放在輿論戰上找面子,不如好好整合一下自家軍庫,走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用實力說話,才能真正找回面子。
信息來源:
1.中華網軍事2025.05.14《印度戰機擊落前錄音曝光了哪些細節 飛行員最后12秒絕望嘶吼》
2.觀察者網2025.05.27《印度腿都要跑斷了,“勝利大宣講”整了個寂寞…》
3.中華網軍事2025.07.11《專家:印度授勛暴露沖突損失真相 授勛名單揭示實情》
4.新華網2023.06.09《印度不僅變相驅逐中國記者,還縱容炮制涉華假新聞》
5.中網咨訊2025.05.31《印度首次承認有戰機被擊落,暴露了其在電子戰和導彈性能上的短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