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眼中,頸部正是膽經、三焦經、小腸經等多條陽經匯聚之地。這些經絡是氣血運行的能量通道,承擔肩頸與身體上下部連接的樞紐功能。一旦氣滯血瘀積累于此,經絡便會像交通干道遭遇堵塞:氣無法推動血液榮養筋肉,瘀血堵住經絡影響氣血暢通,筋肉失于濡養與通暢刺激,便從僵硬逐步走向更嚴重的攣縮、扭曲。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此外,"肝主筋",肝氣的調和直接影響筋脈狀態。工作高壓、家庭煩憂所生的情志不暢易致肝氣郁結,導致頸部筋脈拘急僵硬;而體質內寒濕過重者,血行本已緩慢不暢,氣機受阻之下再受外寒侵襲,更易加重經脈閉阻。這正是為何情緒波動、節氣轉換時,有些人感覺頸項痙攣更易發作甚至加重的原因。
盛勁強醫生認為,痙攣性斜頸的調理核心必然是在源頭處理——活血行氣,疏通被瘀血占據的經絡:
早期階段多屬肝郁氣滯型,可能伴有易怒、胸脅脹悶等表現,當以疏肝理氣為主,緩解情緒枷鎖,暢達氣機;病程稍久則多見瘀血阻絡型,頸部刺痛頑固,舌質紫暗有瘀點,需重用活血化瘀之品;若素體偏虛,如氣血虧虛兼瘀者,則宜補養氣血基礎上化瘀通絡,避免藥物過于耗散正氣。
【五蟲扶頸湯】治療痙攣性斜頸三階段:
第一階段:用祛風、散寒、活血、除濕、清熱、息風之法,通經絡之擁塞,對頸部肌肉的痙攣,拉扯感、抽搐感,麻木感等進行改善。
第二階段:益氣養血,溫陽補腎之法濡潤經筋,使病情得以恢復。
第三階段:滋養經脈,平衡陰陽,鞏固療效,預防疾病復發。
盛勁強,主治醫師,畢業于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曾跟隨第六屆全國名老中醫李景華學習。學術上主張“痰瘀內阻,百病由生”。以理論結合臨床,善用針藥結合治療痙癥、痿證、痹癥等疾病。盛勁強大夫利用傳統中醫基礎理論知識結合二十余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在痙攣性斜頸、書寫痙攣、梅杰綜合征、特發性震顫、帕金森病、運動神經元病、多系統萎縮、重癥肌無力等疾病的治療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