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天氣像個大蒸籠,外頭暑氣蒸騰,屋里空調一吹又涼颼颼。
這種忽熱忽冷、濕氣纏身的日子,普通人都覺得難受,硬皮病患者更是如臨大敵 —— 皮膚緊繃感加重,肢體僵硬、關節酸痛接踵而至。
其實,伏天的暑熱、濕邪和寒邪,正是硬皮病不適加重的 “幫兇”。這時候調護得當,不僅能安穩過伏,還能為秋冬緩解不適打下基礎。給硬皮病患者提些建議,照著做準沒錯!
忌猛吹空調 + 貪涼飲冷 —— 寒邪凝滯,脈絡易阻塞
伏天陽氣外發,體表毛孔張開,對于陽虛寒凝的硬皮病患者本就容易受外邪侵襲。空調冷風直吹,寒邪入侵脈絡,會讓皮膚僵硬、關節發緊的感覺加重;冰鎮飲料、生冷瓜果更是 “雪上加霜”,寒濕內生會損傷脾胃,導致氣血生成不足,肌膚和筋脈失去濡養,皮膚彈性更差。
建議:避免空調溫度過低(26℃以上為宜),別讓冷風直吹身體;冰飲換成溫溫的桂圓山藥茶,既能溫陽散寒,又能健脾益氣。
忌情緒煩躁 + 熬夜耗神 —— 氣滯血瘀,肌膚失濡養
中醫認為,硬皮病多與 “氣血瘀滯”“陽虛寒凝” 相關。伏天暑熱易讓人煩躁,情緒不暢會加重氣滯,導致血脈瘀阻更明顯,皮膚緊繃感加劇;熬夜則會耗傷陽氣,讓本就不足的陽氣更虛,無法溫通脈絡,肌膚失養問題也會加重。
建議:盡量 23 點前入睡,保證陽氣得以恢復;睡前用溫熱水泡手泡腳 10 分鐘,能溫通末梢血脈。日常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忌久坐不動 + 過度出汗 —— 氣血不暢,筋脈易僵硬
伏天暑熱易讓人懶得動,久坐會讓氣血運行更慢,加重脈絡瘀阻,皮膚和關節的僵硬感也會更明顯;但如果為了 “排濕” 過度運動、大量出汗,反而會耗傷氣血津液,導致肌膚更干燥、肢體更乏力。
建議:每天清晨或傍晚氣溫涼爽時,做些溫和的伸展運動(如擴胸、抬手、活動手腕腳踝),幫助氣血流通。每次活動 10-15 分鐘即可,避免大汗淋漓,久坐 1 小時后記得起身活動肢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