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新版《防衛白皮書》,用整整500頁的篇幅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并罕見地提出一個判斷:臺海局勢即將進入不可逆的轉折點。
更引人注意的是,報告中反復提及中國大陸正以一種“第三種方式”推進統一,這種方式被日本稱為“灰色地帶戰術”。文件一出,外界議論紛紛,白皮書到底透露出怎樣的焦慮?所謂“第三種方式”,到底指的是哪一步棋?
灰色地帶這個概念,從日本人的角度看,是一種不打仗卻步步緊逼的策略。他們自己都承認,這種方式比全面戰爭還讓他們頭疼。它不觸發直接沖突,卻不斷侵蝕對手的安全感和戰略空間,讓人防不勝防。說白了,就是用實力說話,用行動劃線,一點點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近兩年臺海的實際情況來看,日本這份報告并非空穴來風。大陸在周邊的行動,確實越來越頻密,而且方式越來越多樣。海警船常態化巡航、軍機越線飛行、模擬封鎖演習,這些操作單看似乎不算什么,放在一起卻構成了一張巨大的戰略網,把臺當局的回旋余地壓縮得越來越小。
2024年10月,海警2901號萬噸級艦艇首次出現在馬祖島附近海域,打破臺當局劃定的“限制水域”。
接著在2025年7月,臺軍正在搞“漢光41號”演習的時候,大陸海警艦隊又沖進了金門與東沙島12海里內,離“登島”只差一步。這種行動頻率和強度,已經不是象征意義上的存在,而是實打實地在改變現實。
在空中,大陸軍機同樣動靜頻繁。2024年6月,3個小時之內就有23架次戰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進入臺灣北部和西南空域;2024年10月的“聯合利劍-2024B”演習中,單日出動125架次軍機繞臺,其中90架次進入臺方所謂“應變區”,創下歷史新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模擬封鎖演習的升級。從2024年起,演習內容從火力打擊逐步轉向“海空聯合封鎖”“遠程打擊”“信息壓制”等非對稱科目。
4月的演訓中,東部戰區航母編隊直接出現在臺島以東,對關鍵港口、能源設施等目標進行了遠程打擊演練。這種演習已經非常接近實戰,能否登陸反而不再是重點,重點是能否快速讓對手“掉線”。
日本對白皮書里的這些內容看得非常認真,也非常緊張。他們自己擔心的,不只是臺海局勢本身,而是借此突破原有的防衛限制。新版白皮書里,日本首次明確提出要擁有“反擊能力”,也就是對敵基地攻擊權,這意味著過去那個“專守防衛”的說法,已經基本失效。
日本還計劃在未來5年將軍費提升到GDP的2%,用來發展所謂“七大作戰能力”,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遠程導彈、電子戰系統等。他們還打算引進美制“戰斧”導彈,并參與第六代戰斗機的研發。這一系列動作,目的就是要讓日本重新成為一個有“進攻性”的軍事國家。
日本的緊張還有一層背景,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越來越激烈。白皮書中寫得很清楚,認為中美博弈已經不可逆。日本擔心自己被卷入其中,所以試圖提前布局,把自己擺在所謂的“正義陣營”里。報告中多次提到要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強化合作,指的就是美國、澳大利亞這些老搭檔。
但現實并沒有給日本那么多面子。2025年7月,美國曾試圖拉攏日本和澳大利亞明確表態臺海沖突時的角色,但兩國都拒絕給出“假設性承諾”。日本防衛省甚至表示,一切必須符合憲法。這說明,想要拉幫結派干涉臺海,日本的算盤并不那么好打。
臺海局勢的演變,日本之所以格外關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力量對比變了。白皮書中提到,2024年大陸軍費預算達到1.6萬億元人民幣,是臺灣地區軍費的17倍,是日本的4.8倍。
大陸已經集中資源投向三大方向:高超音速導彈、太空偵察能力、人工智能作戰系統。這些正是未來戰爭決定勝負的關鍵。
與之相比,臺灣的軍費幾乎沒有增長,裝備卻高度老化。白皮書中提到,臺灣陸軍60%的裝備服役超過30年,反艦導彈的部署密度僅為大陸的八分之一。
臺島90%的石油、70%的糧食依賴海運進口,一旦被封鎖,基本就等于癱瘓。這些數據說明,大陸即使不派一兵一卒,也有能力壓垮臺當局的抵抗意志。
白皮書里甚至出現了一個新提法“事實性統一”,意思是政治名義不變,但軍事、經濟命脈已經完全被大陸掌控。這并不是空穴來風,2025年上半年,臺灣金馬海域的實際控制線就已向金門一側推進了12海里,臺方巡邏艦只主動避讓成了常態。
從這些細節能看出,大陸統一臺灣的節奏正在加快,而且方式并不依賴傳統戰爭。日本口中的“第三種方式”,其實就是咱中國歷代兵法總結出來的智慧——不通過熱戰,而是通過實力壓制和戰略布局,把局勢一步步帶向有利方向。
這一策略在國際上也被稱為“非接觸式壓迫”,既能保持行動的靈活性,又能避免引發全面沖突,最適合面對當前這種復雜的國際局勢。對咱中國來說,和平統一始終是最優先的選項,但絕不意味著可以對“臺獨”和外部干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白皮書里還提到中俄的戰略協作,稱其為“區域安全的重大挑戰”。這背后其實是日本對中俄聯合巡航、聯合演訓等行動的擔憂。在他們看來,中俄軍事合作是在削弱美國體系在西太平洋的主導權,而日本正是這個體系的一部分。
更深層的原因在于,日本自己的戰略地位在下降。作為一個二戰戰敗國,日本原本就不該擁有進攻性軍力。
如今借著“臺海緊張”的輿論氛圍,試圖架空和平憲法,這種做法早已引發亞洲多國警惕。中方已經多次表態,反對日本借機擴軍備戰,要求其認真反省歷史,而不是在軍事問題上不斷挑釁。
這份白皮書雖然篇幅龐大、措辭激烈,但隱藏的焦慮更值得關注。面對臺海局勢的變化,日本不是在擔心臺海,而是在擔心自己。一個無法左右局勢、卻又不得不表態的國家,才是這份報告最大的矛盾點。
大陸推進統一的步伐不會因為外部干擾而停止。這種“第三種方式”,就是用現代手段實現國家統一,用實力與智慧穩穩掌控局面。對日本來說,與其在那里煽風點火,不如管好自己的事。畢竟臺海的未來,不是東京能決定的,而是由14億中國人共同守護的。
信息來源:
[1]中方批日本《防衛白皮書》炒作“中國威脅” 環球時報
[2]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抱持錯誤對華認知,外交部:強烈不滿,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