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明確什么是 “陰陽”。
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對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比如,天為陽,地為陰;晝為陽,夜為陰;熱為陽,寒為陰等。
人體也分陰陽,臟腑、組織、器官等都有陰陽屬性,如心為陽,腎為陰;氣為陽,血為陰。
陰陽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著動態平衡,這種平衡是人體健康的標志。
當陰陽平衡被打破,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這就是 “陰陽失衡”。
白塞病在中醫中屬于 “狐惑病” 范疇。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從陰陽失衡的角度看,白塞氏病人常存在陰虛陽亢的情況。
陰虛指的是人體陰液不足,陰液具有滋潤、濡養、寧靜等作用。
當陰液不足時,就會導致陽氣相對偏亢,出現一系列虛熱癥狀。
白塞氏病人常見口腔潰瘍,有些就是陰虛火旺,虛火上炎,灼傷口腔黏膜所致。
這類病人的潰瘍多為紅腫疼痛,反復發作,還伴有口干舌燥、心煩失眠、小便黃赤、大便干結。
這里的 “陰虛” 就是陰液不足,“火旺” 則是陽氣相對過盛,二者共同構成了陰陽失衡的一種狀態。
有些白塞病也存在陽虛陰盛。
陽虛是指人體陽氣不足,陽氣具有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
陽氣不足,溫煦功能減弱,就會導致陰寒內生。
部分白塞氏病人有生殖器潰瘍久不愈合,潰瘍區域顏色暗淡,有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癥狀,這就可能是陽虛陰盛導致的。
陽氣不足,不能推動氣血正常運行,氣血瘀滯,肌膚失于濡養,從而引發潰瘍且難以愈合。“陽虛” 即陽氣虧虛,“陰盛” 則是陰寒偏盛,這也是陰陽失衡的一種表現。
還有一些屬陰陽兩虛。陰陽兩虛是指既有陰虛的表特點,又有陽虛的表現。這種情況多是久病不愈,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所致。
病人出現口腔潰瘍與生殖器潰瘍交替發作,有手足心熱與畏寒怕冷并存、精神萎靡、氣短懶言表現。陰陽兩虛使得人體的生理功能嚴重失調,病情往往更為復雜難治。
要恢復陰陽的動態平衡。對于陰虛陽亢型的白塞病,用滋陰降火為主,常用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丹皮組合,其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滋陰補腎,知母、黃柏清瀉虛火,共同起到滋陰降火的作用,從而糾正陰虛陽亢的失衡狀態。
對于陽虛陰盛型的白塞病,則用溫陽散寒為主,附子、肉桂、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組合,附子、肉桂溫補腎陽,熟地黃滋陰補腎,陰陽雙補,重點在于溫陽,改善陽虛陰盛的狀態。
而對于陰陽兩虛者,需陰陽雙補,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能兼顧陰陽,使陰陽逐漸恢復平衡。
不同病人的陰陽失衡狀態有所不同,在調理時,需辨證論治。
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維護陰陽平衡,如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熬夜易傷陰),注意保暖(避免陽氣受損),合理飲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防止助陽傷陰),保持心情舒暢(情緒波動易導致陰陽失調)。
希望”澤元堂工作室“通過對 “陰陽失衡” 與白塞病關系的講解,能幫助白塞病病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從而配合治療,促進康復。
微信掃一掃關注“澤元堂工作室”
帶你了解白塞病的真實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