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7日(周四),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向全球外交人員發布了一份內部電報,明確指示:美國外交官不得再對外國選舉的公正性或選舉過程的合法性發表任何評論。
據路透社7月18日報道,國務院的這項指令被視為美國在外交政策上出現了重大轉變,打破了其長期以來在全球范圍內倡導“自由與公正選舉”的傳統做法。
電報中指出,除非涉及“明確且緊迫的外交政策利益”,否則國務院將不再對外發布與選舉相關的聲明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即便需要回應,措辭也應簡潔,重點在于祝賀勝選候選人,并在適當場合提及雙方的共同戰略利益。
新規還限定,所有與選舉相關的聲明必須由國務卿本人或國務院發言人發布,未獲部門高層明確授權的外交官不得擅自表態。
響應特朗普講話
這份電報特別提到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5月13日在利雅得發表的一次重要演講。在演講中,特朗普抨擊了所謂的“西方干預主義”,并明確表示,美國將不再干涉中東國家的內部事務,而是轉向優先建立基于共同戰略利益的伙伴關系。
電報解釋道:“美國仍然堅定信守自身的民主價值觀,并在其他國家選擇類似道路時為其喝彩,但總統已明確表示,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將以國家利益和戰略合作為核心,而非對他國內政的評判。”
當路透社就此事向國務院求證時,發言人在一份郵件回復中強調了上述指令的核心內容,表示新政策符合美國的“國家主權優先”方針。
美國“選擇性”發力
長期以來,美國將推動人權、民主和新聞自由視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標之一。外界批評指出,美國在這方面常常“選擇性發力”,在對待盟友與非盟友時存在明顯差異。
在特朗普政府任內,美國逐步淡化了對民主與人權的全球推廣,認為這屬于對他國內政的干涉。例如國務院近期對人權事務局進行了重組,稱其“已成為左翼活動人士攻擊‘反覺醒’領導人的工具”。
美國的官員還頻繁介入歐洲政治,批評歐洲國家打壓右翼領導人。從羅馬尼亞到德國、法國,他們多次發聲,指責歐洲當局以打擊虛假信息為名,限制包括移民政策在內的言論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