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提高青少年在突發事件中應急處理能力和掌握日常生活遇到意外傷害正確自救互救的技能,7月17日,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指導下,“醫生醫世”志愿服務隊前往濟寧任城區古槐街道東門社區,面向“七彩假期”暑托班的孩子們,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童心守護伴成長”急救科普宣教活動。
活動以“身體發出的小警報”拉開序幕。志愿者結合圖片和動畫向孩子們講解身體的“求救信號”:頭暈時可能是低血糖的提醒,傷口紅腫發熱需警惕感染,流鼻血時頭部前傾而非后仰……通過“你問我答”的小游戲,幫助小朋友們快速記憶這些日常易被忽略的健康提示,現場氣氛迅速被調動。
“常見意外大作戰”環節聚焦實用技能教學。針對前一環節提到的意外情況,志愿者逐一講解處理方法:被蚊蟲叮咬后不能抓撓,可用肥皂水清洗;輕微擦傷要先清潔傷口再消毒;對卡住喉嚨窒息、暈倒昏迷等緊急情況,重點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復蘇術。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時,志愿者站在演示者背后,雙手環抱他的腰,快速向上沖擊;講解心肺復蘇術時,志愿者詳細說明在周圍環境安全前提下,迅速判斷患者意識、呼救、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步驟,并使用模擬人進行了現場演示,志愿者邊演示邊講解動作要領,還邀請小朋友們上前練習,手把手糾正姿勢,確保每個人都能掌握關鍵步驟。
針對緊急情況的應對,活動特別設置了“緊急求救”教學。志愿者教授孩子們正確撥打120的方法。強調需清晰說明事發具體地點、傷者情況、聯系方式等關鍵信息,并讓孩子們分組進行模擬撥打練習,鞏固所學內容。
最令人期待的當屬“情景構建模擬急救”環節。志愿者搭建“誤食異物”“昏迷不醒”等模擬場景,邀請小朋友們分組扮演“急救員”,志愿者在旁觀察指導,及時糾正操作中的不足,幫助孩子們熟悉實際應用流程。小朋友們在角色扮演中全情投入,熟練掌握急救動作的要領
此次急救科普宣教活動,青少年們深刻認識到了急救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將專業的急救知識轉化為青少年易懂易學的內容,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自救互救能力,也為青少年們假期安全提供了保障。“醫生醫世”志愿服務隊將持續開展此類活動,讓急救知識走進更多社區和校園,用專業守護童心成長。
(供稿單位:濟寧市任城區古槐街道東門社區 蘇羽航、周忠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