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副校長、紀委書記張陵接受了中國教育在線的專訪。在訪談中,張陵就職業教育的諸多關鍵議題發表了深刻見解,為我們展現了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在職業教育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卓越實踐。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副校長、紀委書記張陵教授
張陵表示,職業教育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而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始終秉持著對職業教育的深刻理解與堅定信念,積極尋求創新發展之路。
專訪中,張陵還就職業院校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時代擔當、破解產教融合“一頭熱”的實踐、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的探索、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職教出海”的探索與成果等表達了觀點。
Q
中國教育在線:《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中提出“優化實施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這為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以汽車為特色的職業本科大學,如何理解這一計劃的核心內涵,又將如何結合自身特色落實這一部署?
張陵:《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中“優化實施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這一部署意義深遠,為職業教育明確了“提質培優、聚焦產業”的發展方向。對于以汽車為特色的職業本科大學——西安汽車職業大學而言,“高水平”的核心要義在于實現專業建設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及深度耦合。
學校緊跟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的轉型趨勢,以“專業群對接產業鏈”為思路,精心打造了新能源汽車工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省級高水平專業群。例如,在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領域,學校聯合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共建華為智能汽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充分利用企業的先進技術與資源,為學生提供前沿的實踐平臺;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學校積極與特斯拉、比亞迪、吉利等企業共建實訓中心,并與寧德時代共建動力電池技術中心,將企業真實生產場景引入教學模塊,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在師資建設方面,學校大力實施“‘雙師型’教師培育計劃”,要求專業教師每5年累計不少于6個月在企業實踐,目前學校“雙師型”教師占比已超過60%,這一舉措極大地提升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適配度。通過精準對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學校不斷優化專業布局,顯著提高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精準度與適應性,為職業教育的轉型升級樹立了良好典范。
Q
中國教育在線: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大背景下,職業教育扮演著重要角色,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高質量發展對制造強國、交通強國建設意義重大。職業院校應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學生“技術技能”培養如何與汽車產業升級改造同頻共振,擔當起時代賦予的強國建設使命?
張陵:“強國建設,職教何為”的關鍵在于職業院校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應當與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同頻共振。汽車是一個國家工業化設計生產制造水平的標志性顯現。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高質量發展對于制造強國、交通強國建設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響,而職業院校恰恰是產業人才的重要“孵化器”,對產業的技術和生產起著重要的人才支撐作用。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立足陜西汽車產業集群,這里匯聚了比亞迪、吉利、陜汽等眾多龍頭企業。學校聚焦三個關鍵方向發力:一是致力于培養“懂技術、能創新”的高端技能人才,近三年已為陜西汽車企業輸送畢業生超7600人,其中近3000人入職核心技術崗位,為企業注入了強大的人才動力;二是積極推動“產學研用”協同發展,與陜西北方動力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展“發動機三維數模及可視化拆裝”、與西安新三鳴汽車零部件有限責任公司開展“汽車半軸生產線的虛擬數字仿真設計與研究”“智能駕駛仿真測試”等技術攻關項目,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難題,促進了企業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三是全力服務區域產業轉型,依托學校陜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以及職業技能認定平臺,面向汽車企業員工開展汽車車身涂裝與整形修復、汽車機械與電器維修、汽車維修檢驗、汽車整車裝調、汽車發動機裝調、汽車變速器裝調、新能源汽車維修、智能汽車維修、二手車裝備等技術培訓,年培訓量超13000人次,為產業升級持續提供“續航能力”,有力地推動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Q
中國教育在線: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但現實中常出現“一頭熱”的現象。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在破解這一難題、實現校企“兩頭甜”方面有不少實踐,能否分享一下學校是如何構建“利益共生、責任共擔”的產教融合生態機制的?
張陵: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核心在于構建“利益共生、責任共擔”的生態機制。西安汽車職業大學通過“三個綁定”成功解決了校企“兩張皮”的現象。
其一,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綁定。學校與華為、比亞迪、陜汽等龍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將“電池管理系統調試”“電機控制技術”等崗位標準精準轉化為課程模塊,使學生從入學起就緊密對接企業崗位需求,畢業后能夠直接進入企業核心生產線,真正實現了“入學即入崗”,達成了校企雙贏的良好局面。
其二,實訓基地與生產場景綁定。學校擁有國家級產教融合示范實訓基地、汽車工程技術陜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并投入1.2億元建成“汽車工程實踐中心”,其中包含新能源汽車總裝線、智能網聯測試場等全真場景。企業可以將部分研發項目、試生產任務帶入基地,學生在參與實踐的同時,也為企業降低了研發測試成本,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共享。
其三,師資與企業技術骨干綁定。學校實施“互聘互派”機制,企業工程師擔任兼職教師,將企業的實際技術與經驗帶入課堂;學校教師參與企業技術改造,形成了“教學-生產-研發”的良性閉環。例如,學校教師團隊參與某汽車企業“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孿生系統仿真平臺軟件開發”項目,不僅提升了教學案例的實操性,也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Q
中國教育在線: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社會上對職業教育仍存在一些偏見。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從多個方面發力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這些舉措背后的思路是什么,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張陵:讓職業教育“香起來”,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學校從五個方面著力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增強學生的“成才獲得感”和社會的“認可度”。
一是以“高就業質量”樹口碑。近三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畢業生平均起薪超5500元,部分學生進入特斯拉、理想等企業的技術崗位,薪資水平與普通本科相當,用實際就業成果證明了職業教育的價值。
二是以“技能成就未來”造氛圍。學校積極舉辦各類技能賽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陜西省選拔賽“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智能汽車軟件開發”賽項,承辦“第二屆智能駕駛開發者挑戰賽區域選拔賽(西北賽區)”“陜西省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連續舉辦校園汽車文化節暨汽車改裝文化節、汽車故障診斷大賽、二手車鑒定評估大賽、舉辦第二屆沃爾沃技能大賽、捷豹路虎技能認證與學徒大賽等。近三年,學生在省級以上賽事中獲獎累計400余項,在全國高端賽事中不斷取得突破,通過技能比拼充分展現了職業教育的魅力與價值。
三是以“產教融合成果”拓影響。依托學校“西安市中小學科學教育實踐基地”,學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汽車科技體驗日”活動,開放實訓基地展示新能源汽車技術,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汽車科技的魅力;聯合車企開展“工匠進校園”活動,邀請行業工匠分享成長經歷與技藝經驗,讓社會直觀感受“技能改變命運”的真實案例,擴大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四是以“汽車人才供給”促發展。學校與西安市汽車產業鏈供應鏈聯盟深度合作,2023年榮獲“西安市汽車產業鏈提升優勢支撐單位”稱號,成為區域產教融合的關鍵樞紐。學校的華為實踐中心被認證為“西北智能汽車人才孵化基地”,相關產教融合成果獲陜西省教育廳產教融合創新案例推廣,并入選教育部“AI+教育”試點,為區域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五是以“身邊的職教榜樣”塑認知。通過舉辦技能文化節、“職業青年說”演講比賽、優秀畢業生訪談、優秀校友成長案例宣傳等活動,學校生動展現職校生的成長路徑。例如,學校“御風”科創團隊與清華大學、北航、北理工等名校同臺競技,用出色的表現打破了社會對“職校生=低素質”的偏見,樹立了職業教育的良好形象。
Q
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這既為職業教育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在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學校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專業升級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張陵:談到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我們應該分析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機遇方面,產業轉型升級有力地驅動著學校的專業更新與改造。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為學校帶來了“專業升級、規模擴張”的絕佳窗口期。例如,學校早在2019年就新增“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本科專業,2023年又新增“智能網聯汽車工程技術”本科專業,且這兩個專業在設置兩年后招生規模均實現翻番,充分體現了產業對人才的旺盛需求。
然而,挑戰也不容忽視。一方面,技術迭代速度極快,學校需持續投入實訓設備,如智能駕駛模擬器、車路協同系統等,這帶來了較大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高層次“雙師型”教師存在明顯缺口,既懂前沿技術又擅長教學的人才十分稀缺。
針對這些挑戰,學校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在設備投入方面,通過“政府專項+企業共建+學校自建”的多元化模式解決資金難題,目前已成功爭取到專項經費用于智能網聯汽車+華為測試運維中心、新能源汽車+寧德時代實訓基地建設;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與長安大學合作開展教師研修,提升現有教師的專業水平,同時大力引進車企資深工程師擔任產業教授,有效彌補了師資短板。
Q
中國教育在線:“職教出海”是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重要路徑,對于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要意義。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在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和引進國外優質資源方面有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還有哪些規劃?
張陵:在“職教出海”領域,西安汽車職業大學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推動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學校通過與國際企業緊密合作,開展技術培訓和人才輸出,不斷探索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新模式。同時,學校積極參與國際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項目,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管理經驗,有力地提升了我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作為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院校,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將緊密圍繞《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核心,持續深化產教融合、積極拓展國際合作,努力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職業教育的堅定踐行者,為職教強國建設貢獻獨具特色的“西汽方案”。
人物簡介
張陵,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副校長、紀委書記,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從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科研、管理40余年,曾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共4項,曾獲高校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