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維權獲賠88.8萬,律師收走其中55.5萬,這合理嗎?如何防止“贏了官司輸了錢”?對此,北京律師、澳門都市報法律顧問葛樹春進行了深度解讀!
葛樹春說,從律師角度來看,這事兒核心得先看合同怎么簽的。男子獲賠88.8萬,律師拿走55.5萬,單看比例確實挺高,但關鍵在于當初雙方是不是白紙黑字約定好了,合同是不是風險代理合同?
都是成年人,簽合同這事兒不是鬧著玩的,一旦落了筆,只要內(nèi)容不違法,雙方就得認賬,這是基本的契約精神。比如有的人因為一塊錢的官司花了一萬塊錢請了個律師!
所以說,簽合同前必須瞪大眼睛,想清楚、問明白,別等事后覺得虧了才反悔,那時候再掰扯就麻煩了。
那這比例到底合不合理?我認為得結合具體情況看。
葛樹春強調(diào),如果是普通代理,按常規(guī)收費標準,一般會根據(jù)案件標的額、復雜程度來定,但律師費是否會這么高是值得商榷的。
但如果是風險代理,情況就不一樣了——所謂風險代理,就是案子沒贏可能一分錢沒有,贏了再按約定比例抽成。這種模式下,律師承擔了“白干活”的風險,比例自然會比普通代理高,具體多少全看雙方協(xié)商,只要是自愿約定,又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法律上是認可的,但是即便是風險代理比例也是有明確的規(guī)定的。
葛樹春認為,具體到此事,就算是風險代理,這個比例也確實夠高的。可能是案子本身太難,律師前期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甚至墊付了不少費用!但是從媒體報道顯示,合同并沒有約定風險代理!
但無論哪種情況,簽合同的時候就得掂量清楚:這個比例自己能不能接受?律師的付出值不值這個價?
要是當時沒考慮清楚,簽了字又反悔,哪怕覺得虧,也得先按合同來,真要覺得不公平,也得通過合法途徑去主張調(diào)整,比如向法院起訴,讓法院根據(jù)案件難度、律師實際付出、當?shù)匦星閬砼袛嗍欠裥枰{(diào)低。
葛樹春表示,想避免“贏了官司輸了錢”,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簽合同這一步:
首先,一定要把收費方式吃透。是固定收費、按標的額比例收,還是風險代理?每種方式的細節(jié)都要問清楚,比如風險代理里,“贏了”是指拿到判決書就算,還是必須拿到錢?提成比例有沒有上限?前期要不要自己掏其他費用(比如訴訟費、鑒定費,差旅費)?這些都得寫在合同里,不能口頭說說就算。
第二,別嫌麻煩,多找?guī)准衣伤鶈枂?。不同律所有不同的收費習慣,多對比一下,不僅能了解行情,也能大概判斷自己的案子值多少律師費,避免被忽悠。
第三,簽合同前大膽提疑問。覺得比例太高就談,覺得條款不清楚就問,別不好意思。律師有義務解釋清楚,要是含糊其辭,那就要小心了。畢竟合同簽了就是約束,真出問題,“當時沒看懂”可不是理由。
第四,重視合同條款的細節(jié)。比如律師費是否包含其他開支、如果案子中途撤訴怎么算錢、對結果不滿意能不能解除合同……這些容易忽略的地方,往往是后期糾紛的導火索,必須寫明白。
葛樹春最后想說,簽合同就像給雙方立規(guī)矩,慎重是必須的,簽了就得認。律師費的高低,本質(zhì)上是雙方對律師服務價值的認可,前期溝通越充分,后期麻煩就越少。真要覺得合同有問題,也得在簽之前解決,別等錢到了手,才想起跟律師理論費用,那時候就算贏了官司,心里也堵得慌。
葛樹春對此事進行深度解讀,圖為葛樹春律師在法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