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5月,云南省開遠鐵路運輸法院執行局局長劉應坤(左一)來到申請執行人金某家中簽署執行和解(搬遷)協議。 阮澤飛 攝
云南省開遠市的城市煙火氣,藏在街頭巷尾的燒烤攤里。每當夜幕降臨,城市的街道燈火通明,燒烤攤前人來人往,空氣中彌漫著孜然、辣椒和烤肉的味道,人間煙火在這里呈現出最真實的模樣。然而,當炭火燃起的“滋滋”聲、食客劃拳的喧鬧聲、風機運轉的轟鳴聲在深夜持續撞擊居民的耳膜時,便成了煩人的噪音。
金某就是燒烤攤噪音的受害者,他家樓下的“老田燒烤”生意興隆,但每晚直至凌晨的嘈雜噪音,讓老人無法安眠,孩子也無法靜心學習,長久的苦惱讓金某選擇了報警。政府環保部門、派出所、調解委員會等相繼上門調解,但一直無法妥善處理。最終,金某選擇向云南省開遠鐵路運輸法院起訴。
經市生態環境監測站測定,該店夜間經營時排放的噪聲值遠超社會生活噪聲排放標準2類的商業經營邊界噪聲限值。在開遠鐵路運輸法院調解下,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老田燒烤”須于調解書生效后兩個月內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噪聲污染問題,確保達標排放,降低噪聲影響。
但兩個月過去了,問題仍未解決,金某便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當執行局局長劉應坤踏入略顯油膩的燒烤店后廚,店主老田便搓著滿是油污的圍裙,眉頭緊鎖地訴苦:“法官,不是我不改!包間屋頂鋪墊了隔音海綿,排氣扇、風機都換了靜音的,燒烤棚也重新換位開口了,可客人們喝高興了,聲音哪是我能控制的?我這小本生意,全靠晚上這點客流,真要關店,一家人吃飯都成問題啊!”他眼中交織著無奈與焦慮。另一邊,申請執行人金某也情緒激動,對燒烤攤吵鬧如常表示憤慨。
此案若簡單采取罰款、查封甚至拘留等強制措施,固然能體現法律威嚴,但店主的生計可能瞬間崩塌。面對這情與法的困境,劉應坤意識到,需跳出“強制整改”的單一路徑,尋求既能解決噪音問題、又能維系店主生計的“最優解”,核心思路是:幫助燒烤店易址經營,徹底實現“空間隔離”。
劉應坤向雙方當事人反復釋明方案。經多輪疏導,雙方終于達成調解協議:申請執行人同意只要“老田燒烤”在法院協助下于一個月內完成搬遷至非密集居住區的合規店面,并確保新址經營噪聲達標,則自愿放棄原地整改的要求及其他訴訟請求;被執行人老田也承諾積極尋找新址,在搬遷過渡期內盡最大努力控制噪音、縮短最晚營業時間。
得知老田尋址不易,法院主動延伸職能:利用法院與市場監管部門、街道辦、招商等建立的聯動機制,廣泛搜集轄區內符合燒烤經營條件的待租商鋪信息。執行干警化身“房產中介”,根據篩選出的信息,多次陪同老田實地查看、比對。同時,向出租方說明情況,爭取理解,為老田爭取合理的租金優惠。
針對新址可能涉及的環保審批、消防要求、店鋪招牌設置等問題,法院提前聯系相關部門,為老田提供清晰的指引和材料清單,避免其走彎路,實現快速搬遷。
歷經月余奔波,老田終于在城郊接合部一處商鋪覓得理想鋪位。該地基礎設施完善,與最近住宅樓有足夠的緩沖帶,租金也在可承受范圍內。
執行回訪日,申請執行人金某握住劉應坤的手說:“劉法官,我終于能睡個踏實覺了!謝謝你們幫我們解決了難題。”另一邊,“老田燒烤”新店燈火通明卻無喧囂擾鄰,高效凈化設備默默運轉,店內醒目位置張貼著寫有“文明用餐、降低噪音”的提示牌。老田忙碌中帶著笑意說:“雖然搬遠了點,但熟客都跟來了,新客也不少。感謝法院幫我‘搬’出一條新活路!”
小噪聲也關乎大民生。如何更好地防治噪聲污染,是一道社會治理必答題。自云南省實現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以來,昆明鐵路運輸兩級法院始終秉持“如我在訴”的為民情懷,著力解決老百姓“家門口”的環境問題,用帶著溫度與擔當的“延伸服務”,讓法治的剛性與人文的柔性在每一個案件中充分融合,努力守護人間煙火的和諧。
來源:人民法院報·2版
作者:曾佳 阮澤飛
責任編輯:屠少萌 | 聯系電話:(010)67550734|電子郵箱:pinglun@rmfyb.cn
新媒體編輯:陶羽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