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收看許昌科技學校系列報道,為了培養更多具備適應新職業、新崗位、新技術要求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許昌科技學校積極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以“六共”建設、“四項對接”為核心,實現企業生產效益與學校教育效益共贏,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模式。
張玉龍,許昌科技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2023年入學,在學校學習的兩年時間里,他掌握了豐富的專業技能,在學校的各項技能競賽中嶄露頭角,并獲得2024年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現代加工技術比賽三等獎,還處于實習期的他憑借優異的表現,成功被企業錄用。
許昌科技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張玉龍:
我學習的是數控技術專業,除了較為常見的三軸加工中心以外,學校實訓中心還有高端的五軸加工中心,這樣的學習經歷對我們來說非常寶貴,當其他新員工還在適應期時,我已經能獨立完成一些生產任務,并且憑借扎實的技能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而且實習的機會也是學校為我們創造的,如今我在工作崗位上不斷成長,這一切都離不開學校產教融合的教育模式。
為了培養更多具備適應新職業、新崗位、新技術要求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許昌科技學校積極探索適應學校發展和精準對接行業的產教融合實踐路徑,逐漸形成了“六共建四對接”產教融合新模式,即共同推進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校本教材開發、師資隊伍培養、教學活動開展、實訓基地管理、考核標準設置等六個方面的建設,實現專業群與產業鏈、專業能力與職業能力、教學標準與崗位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四項對接,達到企業的生產性效益與學校的教育性效益共享共贏。比如,學校與河南富東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成了集生產、教學、科研、培訓功能為一體的智能裝備制造生產性實訓中心。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汽車類和服務類專業實習學生的留崗率均在95%以上。
河南富東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負責人李小猛:
從人才培養角度來說,企業與職業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將企業的生產標準、工藝流程、企業文化等融入到學校的課程體系中,經過系統學習和實訓,輕松實現從學生到企業員工的無縫銜接,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和學校的教師會帶來不同的思維和想法,為企業的產品研發工藝改進等提供新的思路,這種雙向的交流互動也會促進企業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升級。
據了解,許昌科技學校已經與長城汽車、奇瑞汽車、許昌遠東傳動軸等幾十家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搭建實訓基地26個、企業工作室2個、名師工作室2個、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企業累計投資800多萬元與學校共建實訓室。截至目前,學校與企業共建專業6個,共擔課程20門,共編教材3本,共同培養師資20人,實現校企共發展,共命運。校企的深度融合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發展空間,學校畢業生為企業點綴了許昌科技的一抹技能藍。在2023年和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許昌科技學校榮獲國家級獎項16個,其中一等獎6個,2人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多次被實習單位授予“優秀校企合作院校”和“優秀實習生選拔基地”等榮譽稱號。
本文為原創作品 未經允許 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為許昌零距離原創作品,凡標注“本文為原創作品 未經允許 不得轉載“的,一律禁止轉載;凡未標注禁止轉載的,轉載時需在正文開篇位置準確標注來源“許昌零距離”,并完整標注原作者、編輯人員信息,鏈接原文地址;引用內容不可斷章取義、過度解讀或誤讀;引用的圖片及視頻資料不可進行剪裁、剪輯處理。如違反上述情況,一律按侵權處理。
來源:許昌零距離
編輯:馬穎
審核:薛軍帥
監制:杜民
掃碼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