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偶然摸到肛門處有個小肉球,不疼也不癢,心里難免犯嘀咕:這是不是痔瘡?其實,肛門出現(xiàn)無痛性小肉球很常見,成因卻不止痔瘡一種。今天就來有請揚州妙手肛腸醫(yī)院的張衍武主任聊聊可能的原因,以及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
5大常見原因,逐一排查
痔瘡
痔瘡是導致肛門小肉球的常見原因,尤其是外痔或內痔脫出時:
外痔通常表現(xiàn)為肛門邊緣的小肉球,質地較軟,大多沒有明顯疼痛,可能會讓人感覺肛門有異物,或偶爾覺得潮濕、發(fā)癢。這種情況多與長期久坐、便秘或飲食辛辣有關,肛周靜脈叢受到刺激后出現(xiàn)曲張,逐漸形成小肉球。
內痔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排便時可能會脫出肛門外,初期能自行縮回,一般也不會疼,僅表現(xiàn)為肛門處多出一個小肉球。
肛乳頭瘤
肛乳頭瘤是肛管內的良性增生物,多位于距離肛門口2- 3 厘米處。肉疙瘩呈錐形或帶蒂狀,質地稍硬,顏色偏粉白色。它由肛管慢性炎癥刺激引起,多數(shù)情況下沒有癥狀,但如果直徑超過1厘米,有一定惡變風險,還可能隨時間慢慢長大。
直腸息肉脫垂
直腸息肉是直腸黏膜上的良性贅生物。當息肉較大或有細長的蒂,排便時可能會脫出到肛門口,顏色偏紅,表面光滑或呈分葉狀。雖然多數(shù)息肉是良性的,但腺瘤性息肉有癌變可能,發(fā)現(xiàn)后需通過病理檢查明確性質。
尖銳濕疣
肉疙瘩初期為單個小丘疹,逐漸長成菜花狀、雞冠狀,表面粗糙,顏色灰白或粉紅,這可能是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尖銳濕疣。它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雖然初期沒有疼痛瘙癢,但具有傳染性,放任不管會越長越多,還可能引發(fā)肛門狹窄。
肛門皮贅
肥胖人群、多次順產(chǎn)的女性,肛門口褶皺處可能會長出柔軟扁平的皮贅,這屬于正常的皮膚增生。它們顏色和周圍皮膚一致,沒有任何不適,一般不需要處理,但如果因摩擦導致感染或影響清潔,可考慮切除。
出現(xiàn)這些情況,必須馬上就醫(yī)
短時間內快速長大:肉疙瘩在1- 2 周內明顯變大,或表面出現(xiàn)潰瘍、出血、顏色變深。
伴隨其他癥狀:出現(xiàn)便血(尤其是暗紅血、黏液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肛門潮濕有分泌物。
疑似尖銳濕疣:肉疙瘩呈菜花狀、表面粗糙,或性伴侶有類似癥狀。
影響日常生活:肉疙瘩導致排便疼痛、清潔困難,反復出現(xiàn)感染。
就醫(yī)檢查要做哪些?
肛門指檢
醫(yī)生戴手套觸摸肛門及周圍,判斷肉疙瘩的質地、大小、活動度,初步排查直腸腫瘤、息肉等問題,簡單快速,能發(fā)現(xiàn)70%以上的肛腸病變。
肛門鏡檢查
將肛門鏡輕輕放入肛門,直接觀察肛管和直腸下段,能清晰看到肉疙瘩的位置、形態(tài),區(qū)分內痔、肛乳頭瘤等,是肛腸科常用的檢查方法。
病理活檢
對懷疑有惡變可能的肉疙瘩,醫(yī)生會取一小塊組織進行化驗,明確其性質,這是診斷的“金標準”。
不同情況,如何處理?
結締組織外痔、肛門皮贅:無癥狀時注意清潔,避免久坐摩擦;影響生活可門診手術切除,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
肛乳頭瘤、直腸息肉:直徑較小可定期復查;較大或有惡變風險的,建議在內鏡下切除。
尖銳濕疣: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藥物涂抹、激光、冷凍等方式去除疣體,同時夫妻同治,防止交叉感染。
預防肉疙瘩,日常做好這3點
01保持肛門清潔
排便后用溫水沖洗,避免用力擦拭;穿棉質透氣內褲,每天更換。
02改善生活習慣
避免久坐,每小時起身活動;多吃蔬菜、水果、粗糧,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辛辣、油膩食物攝入。
03定期體檢
有腸息肉家族史、高危性行為的人群,定期做肛腸檢查,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
肛門口的肉疙瘩雖然不疼不癢,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檢查,科學處理,才能守護好肛揚州妙手肛腸醫(yī)院是揚州市老牌肛腸、胃腸專科醫(yī)院、醫(yī)保定點單位。醫(yī)院專家由丁氏痔科醫(yī)術第九代傳人王業(yè)皇教授、丁義山教授領銜,聘請多位專家坐診,引入多項高精尖診療設備,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專家團隊的精心、精細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