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3月的西安火車站,路遙焦急地等到弟弟王天樂,借到的路費。
王天樂不滿地對路遙說:“這次獲茅盾文學獎,我還能幫你借路費;下次是諾貝爾獎了,我可給你找不來外匯。”
聽后,路遙攥著錢,咬牙回了一句:“去TMaD文學!”頭也不回進了火車站。
這是路遙一生,如日中天的時期,但是留給身邊親人的印象,依舊是一生窮,一身病。
沒過多久,第二年11月,路遙因肝硬化去世,年僅42歲。
他也以《人生》《平凡的世界》這兩本經典小說,成為了一代億萬青年的“人生導師”。
他離開我們32年了,也應了他那句話: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可以預見,路遙會永遠活著。
路遙出生陜北一個極度貧困家庭,小時候,家里十幾口人,只有一條被子。
7歲時,還是因為窮,路遙被過繼給了伯父。
伯父家的窮,是十幾口人,可以蓋兩條被子。
所以路遙的到了,只是多了個勞動力。
路遙是靠偷著去考試,考上了當地最好的中學,也是靠同學們接濟的開水泡干糧,才把中學讀完。
所以窮,是路遙早年經歷里最深的印記,也是他后來小說主人公都注定的苦難。
也是日后路遙脫離了農村,成為了城里人,成為文壇巨星時,路遙的真實寫照,依然很窮。
因為他骨子里始終把自己看成一個“農民”,他認為寫小說并不比種地的農民高貴。他有句名言:“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他始終一生在踐行這句話。
當路遙后來收到《平凡的世界》的電視改編著作權報酬——680元,他的朋友說:“就這一點?”路遙苦笑著說:“靠寫小說掙稿費賺錢,就和靠賣血賺錢一樣。”
路遙死時,還留下1萬多元的債務。他的弟弟王天樂說,路遙就是個“悲劇人物”。他一輩子與窮作斗爭,一輩子從未富裕過。因為他這樣拼命地斗,壓根不是為了錢。
1978年路遙被分配到了陜西作協,憑借《驚心動魄的一幕》躋身全國知名作家行列。
有了這次成功與肯定,他有了勇氣寫另一篇影響全國的小說《人生》的創作。
1981年夏天,路遙背起簡單的行囊,在甘泉招待所開始了21個晝夜的瘋狂創作。他后來回憶說,每天工作18個小時,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渾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潰爛,大小便不暢通,還被招待所舉報他是精神病人。
就是在這種魔怔的狀態下,1982年《人生》很快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
有人回憶,當時在坐火車,廣播里突然播放小說《人生》,喧鬧嘈雜的車廂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兩眼放光地專注地聽著。
這個時候,路遙已是全國最紅的作家,但他沒有躺下收割榮譽、享受地位、到處搞錢。
因為他骨子里始終認為自己是農民,必須重新投入嚴峻的牛馬般的勞動里,只有這樣,生命才不會終結。他開始了《平凡的世界》的準備工作。
在苦難中奮斗,其實不算太難,因為你別無出路;但在成功中抽身,真的很難很難,因為你面臨誘惑。路遙的過人之處,正在于此。
《平凡的世界》光準備工作就耗費了3年時間,這期間他還讀了100多部長篇小說,查閱大量資料,甚至磨破了手指,只能用手掌翻動紙張。
路遙前期準備工作做完,可以說一字未寫,卻把人已經折騰得半死不活。
為什么說路遙可敬?因為他天生資質平平,全靠努力和勤奮獲得極高的文學成就。他的每本著作背后,都是脫皮的苦熬,甚至拿命拼。
1986年初夏,路遙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由于當時中國文壇跟玩流行音樂一樣,認為路遙的作品太土了,不夠國際,不夠洋氣,連續遭到多家出版社退稿,即使他是文壇紅人。
對此路遙只是說了一句:“狗娘的,都不懂文學。”
那段時間,路遙去了一趟柳青墓。路遙受柳青影響巨大,終生奉其為文學教父。他在墓前轉了很長時間,猛地跪倒在柳青墓碑前,放聲大哭。面對當時文壇思潮,他內心卻是一種孤軍奮戰的悲涼。
路遙只能是路遙。他認為:“作家的勞動絕不僅是為了取悅于當代,而更重要的是給歷史一個深厚的交待。”他堅持繼續用“老氣過時”的創作手法,繼續書寫《平凡的世界》。
1987年夏天,第二部完稿時,路遙開始大口吐血。醫生要求路遙必須停止工作,才能延續生命,但路遙是不惜生命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苦行僧式的寫作方式,讓路遙的身體狀況不是一般地失去彈性,而是彈簧整個被扯斷。
路遙曾回憶說,就感覺身體軟弱得像一攤泥,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坐下,就會睡著了。我第一次嚴肅地想到了死亡。
他隱瞞病情,和時間賽跑,趕在1988年初夏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他把手中的圓珠筆擲出窗外,在那一刻,他興奮地說:“終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
意料之中,《平凡的世界》后兩部在文壇也是冷冷淡淡。
郁悶的路遙,胸中始終憋著一股氣。他說:“當別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國這盤菜的時候,我并不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飯而害臊。”
但與此同時,在文壇飽受冷淡的作品,卻在大眾傳播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平凡的世界》在廣播電臺中開始長達126天的播出,一下子征服了很多聽眾,直接受眾達3億人之多,并產生了強烈共鳴。
1991年3月,路遙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路遙跟朋友說:“我把他們都踩在腳下了!”“他們”指的是那些被文學思潮牽著鼻子走的作家、編輯和評論家。
這無疑是路遙一生中最解氣的時刻,就像一個農民在全村人跟前證明了自己,才跟大家一樣質樸和精干。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用生命寫成的。此書寫完,他更是陷入了窮與病的深淵。1992年11月17日,路遙英年早逝。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時間總會給到我們答案。32年后的今天,我們年輕人還在讀《平凡的世界》。
路遙說,生命是從苦難開始,也只有在苦難中,才能誕生靈魂的歌聲。
我想每一個有追求的人生,都會是如此。
在此,致敬路遙——一位苦難的經歷者和書寫者,一位勤懇的文學耕種農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