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倩文 實習生 陳俐穎
面對“無痛”分娩技術,很多人既滿懷期待又心存疑慮:“無痛”分娩真的安全嗎?它會不會影響產程和胎兒健康?會不會導致產后腰痛?
為此,記者采訪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魏曉永和河南省人民醫院經五路院區產房護士長王茹,為你揭開“無痛”分娩的神秘面紗。
有效率95%+ “無痛”分娩讓準媽媽告別劇痛
魏曉永介紹,“無痛”分娩是一種借助椎管內分娩鎮痛技術來有效降低分娩疼痛、輔助順產的方法。
具體操作時,麻醉醫生會將藥物精準注射到硬膜外腔,實施“區域麻醉”,通過阻滯腰部以下的感覺神經,達到減輕分娩疼痛的目的。
不過,這種“無痛”并非絕對意義上的完全無痛。
“無痛”分娩技術通常可將原本高達9~10級的分娩疼痛降低到3~4級,甚至更低水平。但由于每個產婦的痛閾存在差異,痛閾較低的產婦可能仍會感覺到一定程度的疼痛,而痛閾較高的產婦則可能幾乎察覺不到疼痛。
產婦在接受“無痛”分娩后,仍能保留子宮收縮的感覺,并且下肢活動不受限制,這也就是“可行走的硬膜外鎮痛”。
“‘無痛’分娩技術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鎮痛效果最佳、對準媽媽和寶寶影響最小的分娩鎮痛方法,其有效率在95%以上。”魏曉永介紹。
“無痛”分娩技術能夠有效降低準媽媽在分娩時的應激狀態,減少身體的耗氧量,避免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進而改善胎兒的氧合狀態,確保胎兒能夠獲得更充足的氧氣供應。同時,它還能顯著減輕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的恐懼和焦慮情緒,緩解產后疲勞,讓準媽媽在第一產程中得到充分休息,積攢足夠的體力以順利完成分娩。
由此可見,“無痛”分娩不僅能夠有效減輕準媽媽的疼痛,對胎兒的安全娩出也更為有利。
AI生成
把握分娩鎮痛時機,為產婦開啟舒適分娩之門
談及使用分娩鎮痛的時機,王茹指出,對于準媽媽而言,當分娩的陣痛感襲來,且疼痛呈現出規律性,自身又實在難以承受這份痛苦時,就可以主動向醫護人員提出實施分娩鎮痛的要求。
隨后,專業的醫療團隊會對準媽媽進行全面評估,如果符合分娩鎮痛的適應證,同時不存在禁忌證,麻醉醫生便會及時為準媽媽開展分娩鎮痛操作,幫助她們緩解分娩之痛。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產婦的產程時長不盡相同,這就導致實施分娩鎮痛的時機也各有差異,并且單次給藥往往無法滿足整個產程的鎮痛需求。因此,麻醉醫生通常會為產婦佩戴上脈沖電子鎮痛泵。
這個小小的鎮痛泵能持續自動給藥,一直陪伴產婦直至分娩結束。“在產程進行過程中,產婦還可以根據自身的疼痛感受和實際需要,自行控制追加藥物,從而更好掌控自己的分娩體驗。”王茹介紹。
王茹特別強調,盡管分娩鎮痛對產婦和胎兒都有著諸多益處,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接受分娩鎮痛的孕婦都能夠順利經陰道分娩。
她指出,在分娩這個復雜的過程中,能否實現順產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如胎兒的大小、胎位是否正常、產婦的骨盆條件以及產力是否充足等。
倘若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異常狀況,例如,宮縮乏力導致產程進展緩慢、產程延長增加分娩風險、胎兒窘迫威脅胎兒生命安全、頭盆不稱影響胎兒順利娩出、羊水糞染提示胎兒可能存在缺氧等情況,即便已經使用了分娩鎮痛,醫護人員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將分娩方式轉為剖宮產,以盡快結束產程,全力確保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
打破分娩恐懼 撥開“無痛”分娩迷霧
在“無痛”分娩相關話題中,仍然存在著不少認知誤區。
對于很多人擔憂“無痛”存在風險,魏曉永解釋,“無痛”分娩是一項成熟的技術,在國外早已得到廣泛應用,長期的實踐充分證明了其安全性。
誠然,任何一項有創操作技術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風險,“無痛”分娩自然也不例外。
但即便不采用“無痛”分娩的方式,分娩過程本身也潛藏著不少風險。在實施“無痛”分娩前,麻醉醫生會對產婦進行全面且細致的評估,仔細權衡利弊,并且在分娩過程中密切監測產婦的各項情況,盡最大努力將產婦分娩可能發生的風險降至最低。
關于“無痛”分娩是否會讓產程變慢這一疑問,魏曉永指出,通常情況下,“無痛”分娩并不會使產程變慢。這是因為“無痛”分娩不會對子宮收縮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也不會影響產婦在分娩時正確用力。
相反,產婦在接受“無痛”分娩后,疼痛感明顯減輕,能夠更好地保存體力,同時避免了因劇烈疼痛而導致過度疲勞,使得子宮收縮更加協調有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可能促進產程更加順利。
還有不少人關心“無痛”分娩是否會對胎兒產生影響,魏曉永表示,目前公認最有效的“無痛”分娩方式是椎管內分娩鎮痛,其所使用的藥物配方一般是由高度稀釋的小劑量局麻藥和少量阿片類鎮痛藥物配制而成。
這些藥物通過鎮痛泵進入硬膜外腔來發揮鎮痛作用,僅有極少量的藥物會進入準媽媽的血液,而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液循環的藥物更是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分娩鎮痛中使用的藥物不會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更不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
另外,針對“無痛”分娩是否會導致產婦腰痛的問題,王茹也給出了專業解答。
她指出,在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時,需要在相應的腰椎間隙進行穿刺,將局部麻醉藥注入硬膜外腔以阻斷神經沖動的傳導,從而達到鎮痛的目的。由于這屬于有創操作,因此確實會導致穿刺部位出現輕微疼痛。
椎管內麻醉導致的腰痛通常發生在硬膜外導管拔除以后,背部穿刺點局部會出現一點點鈍痛,就如同一般的靜脈針眼一樣,產婦只需休息幾天便可恢復,并不會長期持續。研究顯示,“無痛”分娩產婦腰痛發生率與未鎮痛產婦無顯著差異。
“無痛”分娩并非適合所有準媽媽 還可選擇其他方式止痛
“無痛”分娩并非適合所有準媽媽。
魏曉永提醒,能否選擇“無痛”分娩,需要根據孕婦的身體狀況、胎兒情況以及個人意愿來決定。準媽媽如果有椎管內麻醉禁忌證,如脊柱畸形或損傷、凝血功能障礙、高顱壓、穿刺部位感染、對麻醉過敏等情況,不能實施“無痛”分娩。
使用“無痛”分娩前,需提前告知醫生病史(如腰椎手術史),產程中配合監測血壓和宮縮。
如果不能實施椎管內“無痛”分娩,可以選擇靜脈分娩鎮痛,還可以選擇非藥物性鎮痛,如導樂陪伴、呼吸法(拉瑪澤呼吸)、水中分娩、按摩、熱敷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