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25年7月7日發布了《高齡老年人體質指數適宜范圍與體重管理標準》(WS/T 868-2025)。指出:
推薦高齡老年人(即實足年齡大于或等于80歲的老年人)BMI適宜范圍為:
22.0kg/㎡≤BMI≤26.9kg/㎡。
高齡老年人 oldest old:實足年齡大于或等于80歲的人。
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BMI:計算身高別體重的指數;即體重與身高平方的比值(kg/㎡)。
體質指數適宜范圍:BMI處于某一特定范圍內,人體(群)發生死亡等不良健康結局的風險相對較低。
界值點 cut-off points:BMI適宜范圍的下限值和上限值;用來判斷某個體BMI是否處在適宜范圍內。
年齡的計算和體質指數適宜范圍
采用實足年齡的整數年齡。實足年齡按公式(1)計算:
X=a-b·············· (1)
式中:
X——實足年齡(取整數);
a——身高、體重測量日期;
b——出生日期。
體質指數適宜范圍:推薦高齡老年人BMI適宜范圍為:
22.0kg/㎡≤BMI≤26.9kg/㎡。
體質指數指標測量
身體測量
1.測量身高的量尺(最小刻度為0.1cm)與地面垂直固定或緊貼墻面。受檢者免冠、脫鞋測量,取立正姿勢,雙膝并攏挺直、兩腳后跟并攏靠近量尺,枕部、臀部、足跟三點緊靠量尺,兩眼平視正前方,測量人員用一根直角尺放在受檢者的頭頂,使直角的兩個邊一邊靠緊量尺,另一邊接近受檢者的頭頂,讀數時測量人員的眼睛與直角尺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讀取量尺上的讀數,以厘米(cm)為單位記錄,精確到0.1cm。
2. 如測量工具為身高計,受檢者免冠、脫鞋測量,以立正姿勢站于身高計平板上,雙足跟并攏,腳尖分開約60°,腳跟、臀部、兩肩胛角三點緊靠標尺,雙眼平視前方,身高計水平尺緊貼頭頂。測量足底至頭頂的最大距離,以厘米(cm)為單位記錄,精確到0.1cm,測量要點可按照WS/T 424。
3. 對于因特殊情況無法站立的受檢者,可采用橫臥位,測量頭頂到足跟的長度以估算其身高。若難以通過直接測量獲得身高數據,可基于受檢者自我報告身高,或利用膝高、臂長、腓骨長、尺骨長等指標進行估算。身高估算可參考公式(2)或公式(3):
h1 =2.01×c1 +67.78·······(2)
h2 =1.81×c2 +74.08········(3)
式中:
h1——男性的身高,單位為厘米(cm);
c1——男性的膝高,單位為厘米(cm);
h2——女性的身高,單位為厘米(cm);
c2——女性的膝高,單位為厘米(cm)。
體重測量
1. 檢查前將體重計校正到零點。測量宜在清晨、空腹、排泄完畢的狀態下進行,受檢者宜穿單衣測量,自然平穩站立于體重計踏板中央,讀數,以千克(kg)為單位記錄,精確到0.1kg,測量要點可按照WS/T 424。
2. 輪椅使用者、行動不便者,如條件允許,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通過體重測量裝置測量受檢者與載體(輪椅、病床或其他載體)的重量之和,或經他人輔助抱起一并測量,再減去載體或輔助者的重量,從而測得受檢者體重。
體重管理
適宜體重管理目標
1. 高齡老年人個體BMI保持在適宜范圍,以預防不良健康結局事件的發生、減少或延緩相關疾病及其并發癥發生為管理目標。
2. 對高齡老年人采取個性化體重管理策略,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開展健康管理。對于BMI處于適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宜維持當前體重水平,避免體重進一步降低。對于BMI低于適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宜采取措施避免其體重進一步下降,可適當增加體重。對于BMI高于適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宜維持體重水平穩定,避免體重較大幅度增加或降低。
3. 專業人員宜按照WS/T802判斷高齡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鼓勵高齡老年人保持健康飲食習慣、開展適宜身體活動,并給出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體質指數評估
1. 規范測量身高和體重并計算高齡老年人BMI,BMI值保留1位小數,評估高齡老年人群體或個體BMI值符合適宜范圍標準的狀況。
2. BMI<22.0kg/㎡為低于BMI適宜范圍,BMI>26.9kg/㎡為高于BMI適宜范圍。
3. 對于BMI不在適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宜長期監測體重變化,并納入長期健康管理。
體質指數監測
1. 高齡老年人宜通過自我管理或在其家庭成員協助下開展家庭管理,長期動態監測BMI變化,定期前往醫療衛生機構或醫養結合服務機構參加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
2. 高齡老年人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身高。
3. 高齡老年人每月至少測量兩次體重,對于近三個月體重變化超過5%者,在排除疾病病程進展的前提下,宜增加體重測量頻次,并納入長期健康管理。體重測量綜合考慮高齡老年人進食、衣著、排便等生活習慣并盡量固定每次測量時間。對于無法測量體重的高齡老年人可通過間接方法評估,如通過不同時間點上臂圍、小腿圍、衣服寬松程度等指標的變化反映體重波動情況。
膳食營養
1. 對于能自主進食且BMI在適宜范圍的高齡老年人,鼓勵保持健康飲食習慣,堅持食物多樣性,保證足量富含優質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和大豆類制品攝入,適量進食蔬菜和水果。可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高齡老年人膳食指南》的推薦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
2. 高齡老年人宜食用質地細軟易吞咽、營養素密度高和能量適宜的食物。
3. 高齡老年人宜注重口腔衛生和牙齒健康,飯后立即漱口,10min~20min后刷牙;若存在慢性口腔和胃腸道疾病,宜及時治療原發疾病。
4. 對于患有慢性消耗性基礎疾病和身體功能明顯變差的高齡老年人,根據實際情況咨詢專業人員,接受飲食調控和臨床營養治療,獲得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的營養支持。
5. 對于有吞咽障礙的高齡老年人,可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高齡老年人膳食指南》進行吞咽功能評估并合理配制食物,選擇黏度適當的流體食品、不易松散的固態食品及密度均勻順滑的食物,降低進食引發嗆咳誤吸的風險。
6. 在營養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選擇適合高齡老年人的營養補充劑,按需補充營養強化食品和/或營養素補充劑防治微量營養素缺乏癥。
身體活動
1. 高齡老年人宜保持規律的身體活動,鼓勵積極進行戶外活動,減少靜坐時間,按照WS/T 802判斷高齡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參照《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2021)》的推薦開展身體活動;宜在熟悉的環境下進行活動,注意保暖;注意在活動前做好熱身、活動后做好整理活動,避免跌倒。
2. 高齡老年人宜進行適當的肌肉鍛煉,同時注重平衡能力、靈活性和柔韌性練習。
3. 高齡老年人宜積極參與多樣的文藝、休閑活動和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包括讀書、看報、種花、養寵物、棋牌等。
4. 身體狀況不佳的高齡老年人宜在監護人協助下行適當身體活動。
內容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