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一年中最悶熱的三伏天將正式開啟。在中醫“冬病夏治”理念推動下,養生消費已提前引爆。
初伏前夕,美團醫藥健康發布了《美團中醫24節氣養生指南-三伏養生前瞻》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從問診開方到趁“熱”打“貼”,從食療養生到理療推拿,90后、95后用戶占比超一半,成為中醫養生消費的絕對主力。
線上中醫開方環比增長超80%,中藥茶飲成消暑“新寵”
連日來,全國多地氣溫持續攀升,廣東上海等地陸續進入高溫“悶煮”模式。“脆皮”年輕人卷入了中醫養生局。
報告顯示,入伏前夕,美團中醫問診開方量環比增長超80%。其中20歲至30歲的95后用戶占比達44%。從用戶搜索的高頻詞來看,冬病夏治、祛暑祛濕、兩性健康、痛癥調理等成為關注度最高中醫養生方向。
線上中醫開方量增長超80%
圖源:美團中醫24節氣養生指南-三伏養生前瞻報告
“最近天氣熱,別人都去薅奶茶羊毛,我去團養生湯,解暑又養生。”95后小王向記者表示,小時后家里常飄著中藥香氣,自己長大后養生血脈覺醒,也養成了一到夏天就上中醫館開茶飲方的習慣。跟老一輩相比,她會選擇線上平臺開方抓藥,線上跟中醫復診溝通,在家等待送藥上門。
小王代表了中醫養生的新趨勢——線上開方、送藥上門,讓“懶系養生”成為可能。美團中醫數據顯示,初伏前夕,中醫酸梅湯方搜索量環比增長70%,祛濕茶飲方搜索量環比增長60%。具體來看,烏梅、陳皮、甘草、玫瑰花成為夏季中醫養生茶飲方的頂流藥材。
中藥茶飲成消暑“新寵”
圖源:美團中醫24節氣養生指南-三伏養生前瞻報告
“‘夏治’借天地陽氣旺盛之力,可有效祛除體內寒邪頑疾。”上海市級名中醫李雁教授提示,三伏養生需注意三做三不做,三伏食療養生宜吃“苦酸”搭檔,比如山楂、苦瓜、烏梅湯等,解暑不傷脾胃;也可以晨起一杯黃芪山楂湯,升陽養氣,利水消腫,比冰咖啡更養人。但是三伏天要注意防范空調病,空調直吹、吃冰西瓜,容易讓寒氣鉆空子,給秋冬咳嗽、腹瀉埋下隱患。據了解,李雁教授已在美團中醫開設問診掛號服務,開通首月三伏養生的問診咨詢成為熱門。
三伏貼銷量漲近2倍,滬廣深三城位居前三
值得關注的是,一種新型社交方式在職場人中流行:下班后,約上三五好友,去飄著藥香的中醫館做理療,來一場身心放松的“中醫養生局”。報告顯示,肩頸推拿、中醫推拿、中小兒推拿,推拿正骨成為用戶到店推拿理療的熱門服務。整體用戶中,90后用戶占比超過45%。
除此之外,趁“熱”打“貼”也正當時。入伏前夕,三伏貼銷量環比增長176%,并呈現顯著的南北差異化特征。從區域范圍來看,南方城市包攬了全國三伏貼銷量熱榜的前十名。其中,廣東彰顯養生大省實力,廣州、深圳、佛山牢牢占據三席之位,形成穩固的"養生鐵三角"。
三伏貼消費場景則呈現雙軌并行趨勢。選擇外賣配送到家的用戶偏愛老字號品牌,南京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三伏貼穩居銷量冠亞軍,后者訂單量環比增長83%。相比之下,到店團購用戶則首選綜合型中醫院,固生堂中醫、歸樸堂、上海滬閩醫院成為線下三伏貼服務三強,折射出消費者對專業醫療機構的信任升級。
滬廣深三城位居三伏貼銷量榜首
圖源:美團中醫24節氣養生指南-三伏養生前瞻報告
近年來,線上線下一體化中醫服務已成為新趨勢。美團醫藥健康2024年中醫服務交易量同比增長139% 。美團醫藥健康中醫業務負責人表示:“為響應年輕群體對便捷化、專業化中醫服務的爆發式需求,美團中醫將在三伏養生季推出一系列活動,覆蓋理療養生、中醫減重、兒童保健及養生茶飲四大場景,為用戶提供‘線上下單即時享,到店體驗深度養’的一站式服務,讓傳統中醫養生以更輕量化、社交化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丁鳳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