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丨陳立娟
編 輯丨美 圻
文娛價值官解讀:
ID:wenyujiazhiguan
暑期檔無疑是動畫電影的最佳展示舞臺。今年的暑期檔中,多元風格的動畫電影讓觀眾難以抉擇,電影院里的大朋友和小朋友,都能感受到動畫電影帶給自己天馬行空的樂趣。
2025年,《哪吒之魔童鬧海》以159億元的全球總票房創下全球影史動畫片票房冠軍紀錄,打破圈層的成功再次證明了全民向作品才是票房保證。
今年的暑期檔,有海外引進的經典IP,也有國內頭部團隊的熱門IP,唯獨缺少了全民向作品。此前,《長安三萬里》《哪吒2》等作品,都因為徹底打破年齡與圈層壁壘,而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票房成績。
今年暑期檔,多元豐富的動畫電影雖然為市場帶來期待已久的“百花齊放”,但無論是《柯南》新作還是《聊齋:蘭若寺》《羅小黑戰記2》,都未能成功突破粉絲圈層,票房成績也因此受到局限。唯一有機會的,可能只有《中國奇譚》衍生動畫《浪浪山的小妖怪》,卻由于全新原創故事而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長壽IP
繼續打出情懷牌
用小齊的話說,去電影院里看《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并不是因為拍的多好看,而是一種奇妙的忠誠。
文娛價值官在新中關影院門外,隨機采訪了幾位觀眾,其中有附近大中學生,還有一位30歲的男士小齊。小齊告訴文娛價值官,當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借了一套日本漫畫書《名偵探柯南》。看完這套漫畫之后,又有了動畫片、劇場版,小齊的成長一路都有“工藤新一”的陪伴。“我知道劇場版越來越商業味兒,一點都不好看了,但是坐在電影院里看到柯南的那一刻,就是我回到自己學生時代的瞬間。”
微博@名偵探柯南 超話下已經有178.8億閱讀、69.9萬帖子、264.8萬名偵探,這個數據足以說明該IP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而《名偵探柯南》 作為一部連載超過20年的經典動漫,其角色塑造、故事內核及傳遞的價值觀對觀眾產生了深遠影響。
今年暑期檔這部《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經是第 28 部柯南動畫劇場版,也是引進速度最快的一次。《獨眼的殘像》上映兩天票房破億,截止發稿前累積票房3.64億,目前的票房成績足以佐證日漫經典IP仍有自己的擁躉。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二次元產業規模突破 2700 億元,預計 2029 年,這一產值將達到 5900 億元。目前,中國目前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次元市場,所以“泛二次元”用戶群體對日本動畫類電影的需求屬于市場剛需。而“柯南”IP早已具備一定的粉絲基數,且新一代中小學生仍然源源不斷涌入這個IP粉絲圈,這就是為什么“柯南”劇場版在暑期檔成績不錯的原因。
今年和柯南一樣,稱得上日漫長壽IP的電影《蠟筆小新:大人王國的反擊》也被引入暑期檔。如果是從漫畫書那年算起,這個有著一對濃眉毛,喜歡唱“大象之歌”的小胖孩兒,已經出道30年之久。
電影講述了小新一行人探訪新開張懷舊主題樂園的冒險故事。正是這一充滿復古情懷的設定,為后續劇場版中標志性的"昨日重現樂園"埋下了創作伏筆。據導演原惠一分享,電影是在制作單集動畫的過程中,被意外激發出更宏大的劇場版創作構想的。截止發稿日,貓眼專業版顯示《蠟筆小新》的累積票房為6419萬,遠不如同為日漫的《柯南》。
文娛價值官發現,觀看“小新”和“柯南”的觀眾群,是有一定重疊的,其中很大部分觀眾是為自己的童年回憶買單,坐在影院里感受情懷拉滿的體驗。值得注意的事,柯南IP顯然更有商業價值,而蠟筆小新更為女性向和小眾。另外,小新的這部影片包含部分家長可能認為不適合兒童的內容,所以家長鮮少帶孩子共同觀看,而家長才是這部電影的狂熱用戶。
另一部長壽IP是國產動畫喜羊羊的大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異國破曉》,首日預售票房38.8萬,目前豆瓣中的觀眾反饋較為積極。不少觀眾表示“超好看”“很多反轉”。電影總體來說是出乎意料的,不少觀眾認為這一部全方位超越了上一部作品。電影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節奏也張弛有度,有笑有淚,每個人物都有高光。
新國漫
彰顯行業最高水準
今年的暑期動畫電影,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截止發稿這一周,《聊齋-若蘭寺》(后簡稱《聊齋》)上映6天票房9923.4萬元。豆瓣評分6.6分的成績。
兩年前,追光動畫出品的《長安三萬里》上映拿下18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當時僅次于《哪吒》的國漫大作。這也就是為什么《聊齋》定檔后,粉絲拉滿期待的原因了。先來看看觀眾的反饋,“1部爛片等于6部爛片,大大節省了觀眾看爛片的時間,感恩!貼心!”“有千年的修行也只能講出路邊報刊亭故事匯水平的故事,倒也符合井底之蛙/井底之龜的人設”“但凡是追光動畫,這些年都會無腦沖,進而形成一種期待的習慣,不是期望它足夠閃耀,就是足夠獨特。尤其是現在,很多電影不得不穩扎穩打甚或亦步亦趨的時候,它還挺敢創新,甚至敢逆潮流而動。”
《聊齋》也是文娛價值官這個暑期檔最期待和看好的一部電影,從形式到視覺呈現都有獨特的地方。篇章式的結構,更適合多個導演展示自己的個人風格,以一條主線《井下故事》以及五個經典聊齋故事改編的《嶗山道士》《蓮花公主》《聶小倩》《畫皮》《魯公女》,共六個篇章組成。
年青書生蒲松齡行路遇險,不得已夜宿蘭若寺,卻被一蛤蟆、一烏龜抓到了一口奇異的古井底,兩只精怪比賽講故事并逼迫蒲松齡評判故事的好壞……第一個故事《嶗山道士》采用了“毛氈”的質感,大到外景,小到服飾細節,看上去都是羊毛氈戳出來的。第二個故事更偏低幼向,童趣十足的《蓮花公主》特效也讓人眼前一亮,畢竟CG和特效一直以來都是追光動畫的強項。
觀眾的反饋中,后面三個故事才漸入佳境,《聶小倩》《畫皮》《魯公女》從篇幅到內容和視覺效果,一部比一部更能體現出高水準的故事設定,美學高度。有觀眾表示,如果《魯公女》展開認真拍一部電影,那么票房預測可以增加十倍。隨著《聊齋》上映后的口碑發酵,票房預測每天都在持續上漲,目前已經從1.3億上漲到2.96億,這也說明追光動畫的基本盤穩定,且暑期檔動畫是市場剛需。
今天上映的《羅小黑戰記2》貓眼專業版顯示預測票房為4.42億,有超過20萬人“想看”。有國產原創動畫“現象級IP”之稱的《羅小黑戰記》,自2009年誕生以來,在國產原創動漫領域樹立了難得的口碑標桿,豆瓣評分9.6分、B站超10億播放量。
《羅小黑戰記2》講述了小黑跟隨師父在小鎮上過著安寧日子,分會館遇襲,打破了妖精世界維系多年的和平,更讓師父無限的處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環環相扣的謎團,小黑與師姐鹿野共同開啟了尋找真相的新冒險。文娛價值官發現,這部電影延續治愈畫風的同時,動作場面全面升級。電影中的打斗戲流暢度與沖擊力十足,小黑與敵人的戰斗一招一式中,光影特效與動作設計相得益彰,每一個招式都展現出制作團隊的精心打磨。
值得一提的事,《羅小黑戰記2》的海外上映與國際授權將實現從“國漫精品”向“國際文化符號”的躍遷。而衍生品同步開發的商業化模式,更是讓國漫IP從單一回收成本,成功實現了多元盈利的目標。
B站的粉絲都還記得《中國奇譚》里的小豬妖吧?這只小豬憑借在浪浪山里打拼的勁兒,征服了都市打工人的心。“浪浪山”三個字,甚至成了人們心里想沖破現狀的暗號。當年《中國奇譚》第一季上線,就贏得全網500+熱搜、短視頻超30億曝光、超20萬人打出高分,直接反映出市場與觀眾對中式民族美學創新發展的認可。
今年的暑期檔,由《中國奇譚》原班人馬打造的《浪浪山小妖怪》即將上映,改編后的故事換了平行時空,小豬妖不再單打獨斗,組隊踏上了一條不按常理出牌的取經路。文娛價值官看過預告片后,被故事里的密集笑點種草,再加上傳統美學和現代風格的融合,以及“上海美術制片廠”的強大底盤,相信這部電影的品質在平均分之上,已經期待進院線看完整版了。這一IP宇宙包含了短片、電影、衍生周邊品等,具有豐富的產品落地形式和無限可能性。
今年暑期檔動畫
仍未走出粉絲向
70、80年代,中國還只有“上美”動畫電影制片廠能穩定輸出優質的電影作品,隨著改革開放,不同國家地區的動畫作品影響了一代代創作者們,他們從喜歡看動漫到自己畫、制作、編導動漫作品,從笨拙到靈氣十足,這個過程沉淀積累出來中國自己的頭部創作群體,而他們又建立起在國際市場有影響力的中國動漫廠牌。
“彩條屋”,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頭部動漫電影廠牌。從《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大護法》《大魚海棠》《茶啊二中》《深海》《大雨》,到今年沖擊全球票房前十的《哪吒2》, 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動畫大本營” 。
2013年成立的追光動畫是另一塊國漫金字招牌,追光動畫的作品以強烈的中國美學+中國敘事,帶給市場強烈的“追光”風格作品,《白蛇1:緣起》《長安三萬里》《 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楊戩》《聊齋:蘭若寺》,其中《白蛇2》收獲5.80億元票房,《長安三萬里》票房18.24億元。然而,《聊齋:蘭若寺》的票房失利,再次暴露出追光在技術與故事層面的失衡,如果無法補足編劇短板,粉絲底盤可能會不斷流失。
2015年,《大圣歸來》在暑期檔收獲9.54億票房,彼時行業歡呼慶祝天花板級別的票房;10年后的2025年,《哪吒2》沖刺150億票房目標,讓市場驚嘆動畫電影的天花板原來可以沖上云霄。中國動畫電影行業,跨越了從千萬到百億的量級躍遷,也陪國漫走過這段崛起之路。
通過近年來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分析,不難發現高票房作品都是全民向和親子向作品,2023年的《長安三萬里》正是因為兼顧了親子向和全民受眾,才能沖擊18億票房。而今年《聊齋:蘭若寺》的最大問題就是丟了這兩塊市場——聊齋題材無法如唐詩一樣吸引家長帶孩子觀影,而《小倩》之外的單元故事又缺乏大眾認知度。
《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和《羅小黑戰記2》更屬于純粉絲向作品,后者雖然通過升級動作場面吸引普通觀眾,但仍然有著一定的觀影門檻。《浪浪山的小妖怪》雖然蹭西游題材想走全民向,但原創故事對編劇水平有著極大考驗,畢竟20分鐘的短片和120分鐘的電影,劇作難度有天壤之別,僅憑一個好點子很難撐滿全場。暑期檔最后的成績,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可以肯定的是,觀眾對國產動畫的認識已經從早期的“低幼”的刻板印象,轉向聚焦新技術、創新內容、多風格的藝術表達。市場的預期和標準不斷拉高,從而推動創作者加速完善和優化作品,推動行業進入良性循環。今年的暑期檔動畫電影在藝術上不斷突破舊邊界,內容上勇于創新,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百花齊放,或許這才是行業收獲的巨大“利益”。
本文為文娛價值官原創作品。
郵箱:meiqi402@163.com
歡迎關注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