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開始,多地氣溫又要飆到40℃以上。最近半個月,醫(yī)院急診收了8例熱射病患者。
有個53歲的大叔,午后在陽臺吹電扇打盹,家人喊不醒才送醫(yī)。當時他渾身濕透,體溫41.2℃,醫(yī)生說再晚半小時就危險了。
熱射病不是普通中暑,是重度中暑里最兇的。
身體內(nèi)部溫度超40℃,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崩潰,器官會一個接一個“罷工”。死亡率20%到30%,不是嚇唬人。去年7月,有個戶外作業(yè)的年輕小伙,沒撐過24小時。
有人覺得“我扛熱”“年輕不怕”,可急診室里躺的不全是老人。
高溫天犯困想多睡?得看咋睡。
在密閉悶熱的房間里,越睡越虛,反而容易出事。
這7件事,頂著困意也別做。
剛運動完沖冷水澡,毛孔全開血管一縮,心臟容易“鬧脾氣”。空腹曬半小時太陽,血糖低加脫水,頭暈到站不住。飯后抽煙喝冰啤,缺氧加脫水,比直接暴曬還危險。
在密閉車里坐10分鐘,溫度能竄到60℃,去年有位司機就這么沒的。風扇空調(diào)直吹睡覺,肩頸僵硬算輕的,嚴重的會面癱。
中午12點到3點鍛煉,地表50℃往上,人還沒出汗先“烤糊”。猛灌冰水冰飲,腸胃抽抽疼,老人可能誘發(fā)心率亂。
有人問,多熱算危險?氣溫超35℃,濕度大,體感溫度能逼近50℃,這時候最容易“中招”。還有個常被忽略的:天熱人容易冒火,血壓一高,心腦血管跟著“遭罪”。
這叫“情緒中暑”,比太陽曬更隱蔽。
去年有位大媽,因為買菜排隊吵架,當場暈過去送了ICU。別覺得“熱死人”是夸張,每年都有家庭因為這些細節(jié)破碎。
預防不是不讓出門,是得講方法。下午2點到4點少出門,穿淺色寬松衣服,別等渴了才喝水。風扇加濕毛巾,降溫效果不比空調(diào)差。
細節(jié)能救命,別等出事才后悔。具體哪些基礎病更容易中招?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每天分享實用防暑知識。注:本文僅供參考,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y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