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2025年合肥中考招生的硝煙終于散盡。49校爭鋒,4.28萬學子角逐,這場牽動全城的大戲,堪稱“你方唱罷我登場”,精彩紛呈!喧囂過后,是時候撥開迷霧,細品各校招生的真實脈絡了。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今日聚焦—第一批次23所高中校區招生風云榜
合肥一中:王座穩固,鋒芒更盛
一中濱湖統招線706分!一中長江路700分,一中瑤海694分!濱湖統招線竟恐怖如斯,要知道全市706分以上僅404人,而一中濱湖統招生數量281人(含自主招生95人)。
提前批次同樣亮眼:濱湖科技類705分,長江路科技類700分,濱湖西洋樂699分……更有瑤海楊振寧班實力深不可測。
江湖素有傳言,鐵軍三載,必有龍吟!手握頂尖生源者,必鑄輝煌。一中這“一騎絕塵”的霸主地位,怕是坐得更穩、更實了!
合肥六中:三線作戰,守底攻艱
從“一心一意”到“三箭齊發”,今年跨越最大的,非六中莫屬。壓力空前,但六中人迎難而上,謀定后動:全球征集百花井最強班名、派出“奇跡團隊”進駐新橋……最終,百花井校區穩居第四,新橋校區力壓四中7分,成功守住“大小一六八”核心圈!
2025,六中在提升天花板的路上,也牢牢守住了地板線,堪稱涉險過關的典范。
合肥八中:潛心蓄力,厚積薄發
過去一年,八中可謂“臥薪嘗膽”。五大學科競賽全面開花,省隊人數合肥唯二,全省矚目!匡河校區穩步發力,驚喜不斷;運河校區奮起直追,家長直呼“賺著了”。
中招成績是最好證明:匡河687分(第5),運河668分(第8)!家長們用腳投票的結果,是對八中潛心耕耘的最大肯定與激勵——做好自己,該來的總會來
合肥一六八中:弱冠之年,遭遇新考題
錄取線669分!這個結果讓不少預測者意外。相比去年預測幾乎“神準”,今年我們估了670分(實際669分)。再看大盤:第一批次高中普遍降分,平均降幅達9.7分,小一六八降10分,首次跑輸大盤。為何?優質生源家庭愈發理性!高昂的學費(一學期850元?不!是每年近兩萬!)疊加動輒數萬的租房成本,讓不少670分左右的家庭更傾向就近選擇“大一六八”校區或“四七”重點班——性價比與便利性成為新考量。
弱冠之年,小一六八如何破局?這道新考題值得深思。
中科大附中:黑馬狂奔,直逼頂峰
科附不大,卻正創造神話!今年錄取線665分,僅比去年微降2分(強如一中濱湖校區也降3分)。自2021年立下“打造全國一流高中”宏愿,科附便以創新班為矛,對標小一六八一路狂奔:分差從2020年的31分,一路縮至2021年21分、2022年15分、2023年13分、2024年12分,直至今年僅差4分!這追趕速度,令人驚嘆!
合肥四中、七中:成見如山,破局需時
今年四七兩家難得“同仇敵愾”。他們深知,彼此間誰高誰低已非關鍵,真正的突破在于誰能躋身前九,撼動“大一六八”某校區的地位。這幾年,四七師資穩定,成果豐碩。去年無限接近目標,今年差距卻再次拉大。
親愛的四七,非爾等不努力、不優秀,實乃“人心中的成見是座大山”!不少家長仍習慣性地將其視為“大一六八保底”選項。再超“大一六八”難度陡增,但堅持做好自己,花香自有蝶來,靜待有緣人。
合肥九中:再進一步,格局初定
九中四牌樓校區去年首招即與十中并列(659分),揚眉吐氣。2025年二戰,九中四牌樓再次闊步向前,反超十中3分!“九中四牌樓、十中、九中新站”的新梯隊格局已然形成!
合肥十中:超越“一招鮮”,尋求新突破
提到十中,海航班(全國14所航校之一,安徽唯一)的光芒太過耀眼。四年輸送77名飛行學員,成績斐然!但海航班僅占其1600招生計劃的5%。過于聚焦海航,某種程度上掩蓋了其普高的實力。十中已意識到這點,今年聯手科大國盾量子研究院,重磅打造2個“量子創新班”,與海航共享頂尖師資。未來,十中不僅要擦亮海航名片,更要講好普高全面育人的新故事
合肥二中:逆勢獨秀,否極泰來
當眾多高中分數線“跌聲一片”,二中卻逆勢上漲6分!成為49校區中唯一上漲的“逆行者”。從2024年第一批次墊底,到今年一舉超越三中、十一中、三十二中和廬陽高中,提升四個位次!真可謂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明年的二中,能否延續神奇?
合工大附中:船小好調,悶聲發力
相比二中的高調逆襲,工大附中堪稱“悶聲發大財”的典范。招生僅200人(統招30人),低調務實,卻輕松趕超十中、九中新站,與九中四牌樓并列,穩居四七之后。再次印證了“船小好調頭”的靈活優勢。
合肥五中、三十二中:跌幅顯著,面臨挑戰
今年第一批次最“受傷”的當屬五中和三十二中,統招線均狂跌16分(三十二中位次還降1名)。在第一批次21個省示范高中校區中,當前相對穩定的約12個,而工大附中、十中、九中新站、五中、廬陽高中、二中、三中、十一中、三十二中等9個校區,未來恐將面臨更為激烈的位次洗牌。
廬高、十一中、三中:小幅波動,位次微降
相較去年,廬陽高中分數線降14分,位次跌1名;十一中降12分,位次跌1名;三中降11分,位次同樣跌1名。雖降幅小于五中、三十二中,但也反映出競爭壓力下的波動。
招生大戰落幕,幾家歡喜幾家愁。一中霸主地位巋然不動,科附黑馬狂奔直逼頂峰,二中逆勢獨秀成唯一亮點,六八穩扎穩打各有斬獲,而小一六八則首次遭遇性價比考量的新挑戰。四七仍在努力翻越成見之山,九中、十中、工大附中則在各自軌道上奮力前行,五中、三十二中等則需直面波動,尋求破局。
“刀光劍影”雖遠,“鼓角爭鳴”暫歇,但教育的競逐永無止境。分數線的升降背后,是生源的流向,是家長期待的投射,更是各校實力與策略的直觀體現。第一批次23校的招生畫卷已然展開,它描繪的不僅是當下的格局,更為未來埋下了伏筆。下一篇章,又將如何書寫?我們拭目以待!
接下來,我們將帶來第二批次高中解讀,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