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桂平文史》:
1944年秋,為了打通所謂的“南下大陸交通線”,日軍入侵廣西,由于種種原因,我方軍隊連失桂林,柳州等地,此間大小戰事,稱之為桂柳會戰。
為了進一步打擊我方軍隊,同年八九月間,日軍一萬余人沿西江西進,由肇慶經梧州向平南進發;又另數千人由廉江竄向北流容縣,意欲會師桂平,再增援桂林,柳州。
1944年10月9日,桂平縣城淪陷,至月底,桂平全境各圩鎮,除羅秀外,都有日軍侵占活動。由此,也拉開了桂平人民抗戰的序幕。
大洋鎮蕉樹村的打鬼子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
1944年11月3日,天還沒亮,一隊鬼子進入了永華村(今木根鎮永華村),一路掃蕩而來,得到預警的大洋羅村(今大洋鎮雙羅村)村民,馬上進行全村撤離,到周邊山嶺樹林避難。
幾小時后,鬼子真就到達雙羅村,直到三天后才離去。人們回到村里,看到村里一片狼藉,鬼子在村期間,洗劫了全村,村民帶不走的糧食,雞鴨豬牛等,全被搶光,宰殺一空,之前不肯離村的一位黎姓老人,也從此尋無蹤影。
鬼子離開雙羅村,到蕉樹村駐扎下來,形成一個據點。他們穩定下來后,給雙羅村的村民帶了一個話,要求兩天內拉二千斤糧食到麻垌日軍駐點。
二千斤糧食,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雙羅村集全村父老商議,鑒于形勢,反復討論后,一致決定“含恨忍讓”,咬牙擠出二千斤糧食,安排人拉去在麻垌的鬼子駐點。
卻不料,正是這個“忍讓”,讓鬼子覺得雙羅村的村民好欺負,沒隔幾天,鬼子又讓人帶話,讓雙羅村再交四千斤糧食。這可激發了村民們更為激烈的反應,有人認為應該繼續“忍”,有人則認為“反”!
正猶豫不決的時候,鬼子又下來一個通令,要求雙羅村民交的糧食增加到六千斤。
六千斤糧食,不說在1944年的環境下,就是今天也是一個大數目,短時間要籌集上交都是很要命的,村民們認為,這糧食交不交結果都是死,不如起來抗爭。但雙羅村民有很多的顧慮,如果戰,經歷少,那缺乏作戰經驗,能用的武器少,最多就是幾桿土槍,土炮,殺傷力弱,這樣抗交糧,必定會被鬼子前來掃村,遭秧的肯定就是村里。
意見不一,拿不定主意,這時有人提議,六鶴村(今羅播六鳳村范圍)有個梁超群,他留過學,見識應該廣,是個人才,讓他給個意見。
去見了本人才知道,這位留學生果然是個人才,早在在鬼子侵入桂平之時,他就已經拉起一支五百多人的自衛隊,找他給意見,當然就是一個字:打!
于是,在他的幫助下,1945年2月14日,大年初二,雙羅村聯合了周邊眾多村屯的群眾,正式組織成立了自己的自衛隊,建立起一支一千余人的聯合抗日自衛隊。
1945年2月15日,鬼子再次進駐大洋蕉樹村。得知消息的村民認為,與其等鬼子前來掃蕩,不如趁其不穩主動出擊。
于是,在2月16日一大早,雙羅村及周邊大洋,羅播等數個鄉鎮的數支抗日自衛隊,以土槍,土炮等民間武器進攻蕉樹村鬼子駐點。
這是一場人數不對等,武器裝備不對等,軍事素養不對等的攻守戰,本土抗日自衛隊人數雖多,但火力不行,太土了,并且蕉樹的鬼子還得到了附近鬼子支援,在軍事經驗,裝備懸殊的情況下,各自衛隊伍就下令撤退了。
這場戰事戰果微弱,只斃敵一人,人數眾多卻沒有給敵重創,按放大范圍來說,可以說是不值一提的一場戰事,但此戰的影響卻是很大的。此后大洋各支抗日自衛隊一直處于防守狀態,而大洋范圍的鬼子再也不敢隨意到各村搶糧,不敢走遠,只在駐點周邊整體活動,雙方再無戰事,周邊村屯再也沒有著受鬼子掃蕩之苦。
這也體現了一種桂平人民面對外敵的不屈而抗爭精神。
直到3月中,大洋周邊的鬼子往桂平白沙一帶撤離,大洋境內再無鬼子影蹤。
讀史知今,宣傳廣西各地歷史人文,展示地域風貌,講述廣西的舊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