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度患癌
香港資深演員羅家英最近在一次采訪中聲稱自己第四次確診癌癥,卻放棄化療與電療,只求“舒舒服服和這世界再見”。
早在2004年時,羅家英在片場突發嘔血,草地被染紅,送醫后確診為晚期肝癌。肝左葉的腫瘤如乒乓球大小,這一診斷曾讓他的演藝生涯岌岌可危。好在通過及時的手術和治療,他成功戰勝了這一危機。
2014年,肝癌復發,再次給他的健康蒙上陰影。然而,憑借頑強的意志和醫療支持,他再次度過難關。
2019年,羅家英在橫店拍戲時突發高燒,檢查發現前列腺癌變。
2025年5月,他公開透露前列腺癌復發。
面對這一消息,他選擇放棄化療和放療,依靠藥物維持,醫生預測他尚有8、9年壽命。78歲的他豁達回應:“活到快90歲,我這輩子夠本了?!?/p>
2. 早期患癌又復發,為何能度過五年生存期?
羅家英能在早期癌癥及多次復發后存活超過五年,歸功于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包括科學的醫療干預、健康的生活方式、強大的心理韌性和社會支持。
2004年的晚期肝癌診斷表明,羅家英接受了肝臟部分切除術和其他局部治療。2014年的肝癌復發則通過靶向藥物得到控制。
對于前列腺癌,他選擇了雄激素阻斷療法,抑制睪酮水平以減緩癌細胞生長。這種療法對前列腺癌尤其有效,特別是早期或局部擴散病例,五年的生存率可高達99%。
除了抗癌治療,羅家英的生活方式為其健康提供了堅實基礎。他不吸煙、不飲酒,減少了肝癌和前列腺癌的常見風險因素。此外,他堅持規律運動,保持身體活力,這對癌癥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運動不僅增強免疫功能,還能緩解治療副作用,如疲勞和肌肉流失。他的飲食習慣雖未在材料中詳述,但作為注重健康的公眾人物,他可能遵循均衡飲食,避免高脂肪或加工食品,這些都有助于癌癥管理。
心態也是他抗癌成功的關鍵。他將四次癌癥視為“人生一道坎”,以豁達的態度面對病魔。他在采訪中提到:“沒有過不去的坎兒。”這種樂觀情緒和抗壓能力可改善癌癥患者的預后。他拒絕讓疾病定義自己,繼續演出、陪伴妻子,并通過公益活動回饋社會,體現了強大的心理韌性。
另外,羅家英與妻子汪明荃的相互扶持為他提供了情感依托。他們的抗癌經歷被轉化為公益講座,激勵其他患者。這種社會參與不僅為他賦予了使命感,還可能通過社會支持網絡改善心理健康,間接促進身體恢復。
3. 為何有些人會反復患癌或患多種癌癥?
為什么有些人會反復患癌或患多種癌癥?可能跟以下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突變顯著增加癌癥風險。例如,BRCA1/2突變與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相關;TP53突變可能導致多種癌癥。盡管羅家英的具體基因信息未知,家族史或基因突變可能使其更易患癌。
環境與職業因素:長期接觸致癌物,如化學物質、輻射或污染物,可能誘發癌癥。羅家英提到高強度的工作可能“累垮”身體,長期的職業壓力和高負荷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或慢性炎癥,增加癌癥風險。盡管他不吸煙、不飲酒,但環境因素或片場燈光設備的輻射可能在長期內產生影響。
既往治療的后遺癥:癌癥治療本身可能增加繼發性癌癥風險。例如,肝癌的放療或化療可能損傷DNA,導致多年后前列腺癌的發生。化療藥物或輻射暴露與繼發性癌癥相關。羅家英2004年和2014年的肝癌治療可能為后續前列腺癌埋下隱患。
年齡與免疫衰退:年齡是癌癥的重要風險因素。前列腺癌60%以上發生于65歲以上人群,羅家英78歲的年齡使其處于高風險區間。衰老導致DNA修復能力下降,免疫系統監控癌細胞的能力減弱,增加了癌癥發生和復發的可能性。
慢性炎癥與免疫失調:慢性炎癥是癌癥的促發因素。羅家英2019年的高燒可能提示炎癥或感染,這與前列腺癌的發生可能存在關聯。炎癥環境可促進癌細胞生長,尤其在免疫功能受損的老年人中。
癌癥的異質性:不同癌癥的生物學特性可能導致多發性癌癥。例如,肝癌與肝炎病毒或脂肪肝相關,而前列腺癌與雄激素水平密切相關。羅家英的肝癌和前列腺癌可能由不同機制觸發,但共同的免疫或遺傳缺陷可能使其更易患多種癌癥。
4. 最多活8、9年?
羅家英在今年5月的采訪中表示,醫生預測他還有8至9年壽命,這一預后是基于前列腺癌的復發性或轉移性特征。
據醫學數據,前列腺癌的總體五年生存率高達97%,局部病例接近99%,但一旦轉移至骨骼或內臟,五年的生存率降至37%。對于復發或轉移性前列腺癌,激素療法是標準治療,旨在通過降低睪酮水平控制癌細胞生長,而非治愈。中位生存期通常為6至8年,部分患者可超過10年。
羅家英提到的“女性荷爾蒙”注射可能是一種誤解。過去,雌激素(如己烯雌酚)曾用于前列腺癌治療,通過抑制雄激素發揮作用,但因副作用,如增加血栓、心血管事件,已被淘汰。他更可能使用的是雄激素拮抗劑,這些藥物通過抑制垂體分泌黃體生成素,降低睪酮水平,副作用較小,且注射頻率低(每月或每半年一次)。這種療法對轉移性前列腺癌有效,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預測羅家英8至9年的預后,一方面是他的前列腺癌未轉移,而且整體健康狀況較好,可能使他接近生存期的上限。若前列腺癌轉移,預后較差。二是他堅持激素療法并保持活躍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緩疾病進展。三是他樂觀的態度和良好體能可能使其預后優于平均水平。
5. 高齡癌癥患者是否應放棄治療?
羅家英選擇放棄化療和放療,采用激素療法并注重生活質量,其實并不等同于放棄治療。癌癥的治療可以分為幾種類型:
治愈性治療:對于早期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或放療可實現治愈,五年的生存率接近99%。但對于高齡患者,手術風險較高,且恢復期可能影響生活質量。
姑息治療:對于轉移性或復發性前列腺癌,激素療法、靶向治療或化療旨在控制病情而非治愈。羅家英選擇的激素療法是典型的姑息治療,能有效減緩癌細胞生長,同時副作用較小,適合高齡患者。
支持性治療:包括疼痛管理、營養支持和心理干預,旨在提升生活質量,適用于不愿接受侵入性治療的患者。
對于高齡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發癥,化療或放療的副作用,如免疫抑制、疲勞,可能加重健康負擔。羅家英78歲的年齡使他更適合低強度的治療。
前列腺癌進展較慢,高齡患者的自然壽命可能短于癌癥進展時間。例如,78歲患者可能因其他原因先于癌癥去世,這使得侵入性治療的收益減少。
化療可能導致惡心、脫發和感染風險,放療可能引發尿失禁或腸道問題,這些對高齡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顯著。羅家英選擇激素療法,副作用相對可控。
因此,羅家英的選擇其實并不是徹底放棄治療,而是由前列腺癌的特點以及臨床治療方法所決定的。
當然,即便是其他癌癥,即使患者不愿意繼續抗癌治療,也不代表不做任何治療,例如很多高齡癌癥患者在末期都會進行姑息治療,為的是控制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與在生命最后一刻所謂的“放棄治療”并不是一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