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悶熱得像蒸桑拿
三伏天悶得人喘不過氣,身上總像裹了層濕布。空調(diào)房里待久了,手腳冰涼不說,還渾身發(fā)沉,提不起勁兒。這其實是寒氣鉆進身體,加上濕氣作怪,把人的精氣神都拖垮了。
對付這種難受,老輩人早琢磨出門道了。一杯黃芪姜棗茶喝下去,整個人就像凍僵的手腳泡進溫水里,從里到外緩過來。
01 老方子的智慧
這茶的主角就三樣:黃芪、生姜和紅棗。
黃芪是溫和的“充電寶”,專補那股支撐人活動的氣。夏天出汗多,氣隨汗跑,人容易虛,黃芪能把它穩(wěn)穩(wěn)守住。
生姜帶點辣勁兒,像把小掃帚,專清藏在體內(nèi)的寒氣。空調(diào)冷風(fēng)、冰鎮(zhèn)飲料攢下的涼,靠它驅(qū)出去最管用。
紅棗甜甜的,給脾胃蓋了床暖被。脾胃暖了,消化好,人的根基才扎實。
三樣合一塊兒,補氣升陽,健脾暖胃,順手把寒濕“打包帶走”。難怪有人一喝三年,到三伏天就惦記這口。
02 材料簡單,煮法也省心
家里有養(yǎng)生壺或小鍋就能做。
備上黃芪5片、生姜3片、紅棗3顆,喜歡順口的再加點陳皮。
材料丟進鍋,加足水。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咕嘟”十分鐘就行。
煮好趁熱喝,身子很快暖起來,額頭冒點毛毛汗最舒服。這時別對著空調(diào)吹,讓寒氣自然散出去。
03 喝對了時間,效果翻倍
這茶最適合早上喝。上午9點到11點,人體陽氣升發(fā),熱茶助力,全身都活絡(luò)。
千萬別空腹喝,傷胃;飯后半小時接一杯,當(dāng)溫水慢慢飲。每天兩三杯足夠,喝多反增負擔(dān)。
辦公室備個保溫杯,材料燜二十分鐘,照樣出味。下午犯困時替代咖啡,提神不心慌,干活更有勁。
04 不是人人都合適
平時怕冷、容易累的人,這茶是及時雨。但體質(zhì)偏熱的人要當(dāng)心——比如總上火、口干舌燥的,姜少放些。
孕婦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別自己亂試。先問過醫(yī)生才穩(wěn)妥。
喝幾天若覺得燥熱,停一停。養(yǎng)生得順身體感受,硬灌反而傷身。
05 一杯茶喝出的小變化
堅持喝一陣子,改變看得見。
原來空調(diào)房里手腳像冰坨,現(xiàn)在溫乎乎;月經(jīng)前那股疲憊勁兒輕了,小臉透出紅潤。
濕氣少了,身體不再沉甸甸爬不動。脾胃舒坦,吃什么都香。
三伏天的“桑拿感”還在,但人像多了把保護傘,悶熱潮濕里也能穩(wěn)住精氣神。
茶壺里騰起的熱氣,混著棗香姜辛,喝一口從喉嚨暖到胃里。窗外蟬鳴聒噪,空調(diào)冷風(fēng)嗖嗖吹,手捧杯子的人卻定定神,踏實忙起手頭事。
老方子不玩虛的,材料平常,貴在喝對時候、用對法子。三伏天漫長,靠這杯茶暖身補氣,才算懂點照顧自己的門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