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今天(7月20日)
今年“三伏”正式開啟
這是一年中
氣溫最高、濕度最大的時段
酷暑來襲,注意防暑降溫
今年三伏到8月18日結束
一共30天
入伏后,北方多干熱,南方多悶熱
易出現“桑拿天”
注意遮陽避暑,及時補水!
“三伏”
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時段
初伏開始于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
中伏開始于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
末伏則開始于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
今年6月21日夏至
從夏至日算起
第一個庚日是6月30日(庚午日)
第二個庚日是7月10日(庚辰日)
第三個庚日是7月20日(庚寅日)
于是7月20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相比于往年
為何今年的三伏天來得晚且時間短?
俗話說“熱在三伏”,
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
今年的三伏天為何來得比較晚?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美麗介紹,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具體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
每年夏至日相對固定,一般在6月21日或22日,但天干、地支的紀日系統中每年夏至日對應的干支卻不同,導致入伏有早晚,最早出現在7月11日,最晚7月21日,前后相差了10天。
今年入伏相對較晚,但入伏晚不代表就熱得晚。今年6月、7月,沒入伏之前,我們就已經感受到高溫的威力了。
今年的三伏天為何比往年短一些?
從2015年至2024年,三伏天連續10年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時長30天,因而被許多網友稱為“十年一遇的最短三伏”。
其實,在2015年之前的幾年,三伏天時長是30、40天相互交替。據統計,1951年—2050年100年間,40天的三伏有71年,30天的有29年。
專家解釋,這主要與庚日的循環周期和每年夏至、立秋的對應關系有關。庚日的循環周期為10天,每年初伏、末伏時長都是10天,但中伏的時長并不固定:
如果夏至與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中伏就是10天,三伏就有30天;
如果夏至與立秋之間有5個庚日,中伏就有20天,三伏天就變成了40天。
從氣象的角度說,三伏天是30天或40天與高溫的長短并沒有必然聯系,主要還是與當年的天氣形勢有關。
三伏天會更熱嗎?
王美麗介紹,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包含了小暑、大暑、立秋等節氣,包含了一年中最熱的幾個節氣。
從氣象原理來看,三伏天期間,我國大部地區被副熱帶高壓或大陸高壓控制,一般高壓系統比較穩定少動,容易長時間控制一個地區,且控制區域內盛行下沉氣流,不利于熱量擴散,此時太陽仍然直射北半球,熱量累積,容易出現高溫天氣。
今年“秋包伏”的格局
(末伏全在立秋后)
正應了農諺“熱得哭”的警示
立秋后的末伏余熱持續發威
因此
掌握正確的消暑方法十分重要
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三宜三忌”
希望大家度過舒適健康的三伏天
宜吃“溫軟飯”
早餐吃熱粥或湯面
生津養胃
用餐時的配菜可選擇
蒸冬瓜與絲瓜
有效補水
適量食用醋拌菜
有助于醒脾開胃
解暑濕膩滯
宜練“清晨功”
清晨6-7點在樹蔭下快走20分鐘
回家拉伸脖頸腋窩
有助于促進汗腺排泄
防止悶痘
宜設“小涼境”
將空調開至26-27℃
風扇低速掃風
比空調直吹體感更自然
午休時鋪草席與蕎麥枕
吸濕散熱
保護頸椎
忌“冷熱二重天”
從室外剛進入室內時
直吹空調冷風易造成頭痛與面癱
冷藏西瓜在室溫條件放置10分鐘
再行食用
防止脾胃痙攣
不用冷水沖手腕腳腕
預防血管驟縮導致的抽筋
忌“濕發入睡”與“久睡晚睡”
洗澡后等頭發干透再睡覺
避免濕氣入顱導致次日昏沉
午睡不宜超過40分鐘
晚上睡眠時間不宜晚于23點
子時養陰
錯過難補
忌“強壓汗腺”
不涂厚重防曬霜跑步
毛孔堵塞易中暑
出汗后使用汗巾按壓吸汗
保護皮膚屏障
出汗后不立刻洗澡
心率平穩后再溫水淋浴
如何應對三伏天的高溫?
三伏天溫度高、濕度大,應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如果出現頭暈、惡心、心慌等不適癥狀,需立刻停止戶外活動,必要時及時就醫。此外,生活中的飲食、作息也應多加注意↓
來源/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網、@央視新聞
總編/楊銳責編/張云龍值班編輯/孔德云編排/朱海楠
免責聲明:除本號原創的圖文之外,本號發布的圖文視頻音樂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本公眾號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下載彌勒頭條客戶端
獲取更多資訊
彌勒融媒法律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