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英雄的事跡,不是不想拍成電影,而是根本拍不了。太真,太狠,鏡頭怕拍,演員怕演。
他叫張英才,解放軍歷史上唯一九次榮立特等功的戰斗英雄,三次被授“特等戰斗英雄”稱號,毛主席四次親自接見。
全軍幾百萬戰士,只有他做到。他不是將軍,不是元帥,而是從死人堆里一步步打上來的“營長中的營長”。
“一等功拿命換”,那特等功呢?——命都得多條才夠用
你說一個人能厲害到什么程度?在解放軍里立下一次一等功,已經是“拿命換”的極限。
但在那個戰火連天的年代,有一個人立了九次特等功,每一功背后都是真實戰場,不是運氣,是命懸一線的搏命輸出。這個人,叫張英才。在四百多萬解放軍里,只有他一個人做到這件事。
當時軍中流傳一句話:“一等功拿命換,二等功有殘傷,三等功流大汗。”那么特等功呢?那就是——命懸一線再沖一次,還得帶著部隊贏下來。
張英才,1924年出生在山西萬榮,1939年參軍,1942年入黨。他不是天生的將軍,也不是被安排進指揮所的干部,一開始就是個普通戰士。可這個人,從八路軍115師一路打進129師、386旅、772團,一仗一仗打上來,每一場戰斗都站在隊伍最前頭,從來沒躲過槍眼。
在整個解放軍歷史中,獲得過“特等功”的總人數只有77人,張英才是唯一一個拿了9次的。其他人是“偶爾神勇”,他是“次次拼命”。
1950年,全國戰斗英雄大會在北京召開,張英才進場時,全場起立鼓掌。這不是禮貌,是敬畏。350個從戰場上拼殺出來的英雄,看見他都要讓三分。毛主席、朱德、周總理全部出席,也正是在這場會上,毛主席第一次親自接見了他。
可光說這些,沒畫面。那他第一次“戰出名堂”,是在什么時候?1946年,呂梁戰役,東陽村,我們從那一仗講起。
三十人打進敵營,撐到沒人能換子彈了,他還不退
1946年秋,呂梁戰役,山西東陽村。這是一場真正的死戰。張英才時任連長,帶領30多名戰士奉命突襲敵軍陣地。
天還沒亮,隊伍摸黑進村,本來以為能打個措手不及,結果剛剛沖進中心位置,敵軍就三面包圍了上來,背后退路徹底斷了。
這是當時最常見的戰場困局:人少,彈藥有限,聯系不上大部隊,增援遲遲不到。張英才的選擇不是突圍,而是死守。他讓士兵靠民房死守每一條巷子,一槍一槍頂住七波敵軍沖鋒,整整撐了四小時。
當時每人彈藥不足50發,輕機槍用到冒煙,子彈打光之后,他拿副連長的槍接著打。最激烈的時候,他一個人換了三把槍,手臂中彈,用布條簡單包扎,繼續沖上前線。
不是不怕死,而是不能退。一旦他們倒了,整個東陽村防線就崩了,敵人就能反沖到團指揮所。
四小時后,增援部隊趕到發起總攻,敵軍陣線被一舉打穿,整場戰役得以收尾。戰斗結束時,這支30人的小分隊,犧牲17人,重傷9人。“活著的都流了血,倒下的全是正面中槍。”
張英才沒講過“什么是英雄主義”,但在那一仗里,他連換三把槍、血染棉襖的樣子,成了整個太岳軍區的戰場傳說。后來,他被授予“太岳縱隊特等戰斗英雄”稱號,那是他的第一次榮譽——但不是最后一次。
打完東陽村,他沒休息幾天,又被派往新的方向。這次不是小隊突襲,而是大兵團會戰。他成了營長,率部奔赴徐州,迎接的是當年規模最大的一場硬仗——淮海戰役。
一個營打15仗,打出兩千敵人都怕的“鋼鐵營”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這不是一場戰斗,而是一場整整持續66天的大會戰。張英才當時是營長,帶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112團的一個步兵營。別看是基層營,這個營在淮海戰役里整整打了15場仗,每一仗都是真拼。
他帶的營,一共斃敵2000余人,俘虜敵軍1000多人。敵人一聽“張英才營長”,馬上調頭換線,誰都不愿碰這個“硬茬”。戰士說得最直白:別的營是“打仗”,我們營是“吃鐵”。
一次宿縣外圍的夜戰,敵軍調來“王牌旅”第九兵團反撲。整整八小時鏖戰,張英才右腿被彈片劃開,血流不止,副官勸他撤。他把綁腿布撕開,綁緊傷口說:“這仗沒打完,我不走。”
那一仗打完,全營減員過半,彈藥打光靠繳獲補給,但營旗沒丟,陣地沒退。
戰后,第二野戰軍前委破格授名:這個營叫“鋼鐵營”,營長張英才是“鋼鐵營營長”。“你打過張英才的營”,是一種戰場上流通的“榮辱評判”。
在全軍戰斗力評估中,張英才所帶“鋼鐵營”的數據指標超過普通營隊三至四倍。軍內研究機構直接將該營戰例匯編成教材,用于后續部隊訓練至今。
張英才從不多話,但戰士都知道:“只要他站著,就沒人敢退。”這不是紀律,這是信任。一個人能打仗不稀奇,難的是他把一群人帶著一起拼命。
1954年,他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參加會議那天,他穿著舊軍裝,進懷仁堂,毛主席第四次親自接見他。
后來的事很多人知道,他是中共第九、第十屆中央候補委員,是13軍副軍長,是無數軍校教材里的范例。但問他自己是誰,他只說過一句話:“我就是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兵。”
參考資料
戰神張英才立下 9 次特等功,毛主席四次接見,全部解放軍只此一人.搜狐網.2025-04-28
張英才:曾三次獲 “特等戰斗英雄” 稱號的代表.《中國人大》雜志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紅色故事】淮海戰役 “鋼鐵營” 營長張英才.云南政協報.2021 - 04 -18
張英才.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