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實踐隊抵達米垛漫境設計師民宿酒店展開調研。其不同于陽坡院子的“修舊如舊”,而是以鋼筋混凝土主材,同時建筑凹凸不平的立面在一天不同時段投下變幻光影,被網友稱為“會呼吸的盒子”。除其特色外觀外,酒店還配有游泳池及露天燒烤區。內部裝飾融合現代與傳統風格,庭院內綠植環繞,營造出舒適宜人的休閑環境,為游客提供獨特體驗。
實踐隊前往米垛漫境設計師民宿酒店調研(來源:團隊成員自攝)
實踐隊前往米垛漫境設計師民宿酒店調研(來源:團隊成員自攝)
最后,實踐隊前往當地極具特色的綿兮簌民宿進行調查研究,綿兮簌幾乎看不到夯土痕跡,卻最大限度保留了地形原貌。建筑隨坡就勢,緊密結合當地地形展開設計,微型山水景觀、傍山露臺、涼亭等空間,模糊了人與自然的界限,實現建筑與環境的有機融合。
綿兮簌民宿與周圍環境融合(來源:團隊成員自攝)
綿兮簌民宿與周圍環境融合(來源:團隊成員自攝)
本次深度調研,實踐隊深刻體會到陽坡院子、米垛漫境、綿兮簌等民宿是挖掘地方特色營建智慧的寶庫。其因地制宜的夯土技藝、對地形的高效順應、建筑語言的藝術化表達,無不蘊含著低碳、生態、低技高效的營建智慧。這些鮮活案例為提煉可推廣的低碳營建方法提供了實證基礎。實踐隊將系統梳理這些智慧,致力于形成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技術策略指南,并據此探索立足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方案,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隊于綿兮簌民宿合影(來源:團隊成員自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