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秦嶺深處迎來了一抹躍動的青春色彩。7月15日,長安大學“青禾筑夢,阡陌研行”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商南縣店坊河村,以“畫彩飛揚,童心筑夢”為主題,精心開展了繪畫折紙藝術啟蒙與精準學業幫扶活動。這不僅是一次服務,更是藝術種子與知識火種在鄉村沃土上的深情播撒。
實踐隊員與孩子們合影留念
繪畫,被實踐隊員們視為一把鑰匙——它能開啟孩子們心中那片用言語難以描繪的奇妙天地,也悄然承載著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記。隊員們鼓勵孩子們拿起畫筆自由揮灑,描繪心中所思所想。實踐隊員與孩子們并肩俯身于畫紙兩側,相同的專注神情在筆尖流轉間凝結成深厚情誼——藝術在此刻成為跨越年齡、連接心靈的無聲紐帶。
實踐隊員和孩子們一起繪畫
牽動心靈的不止一幅美麗的畫卷,當一張張平凡的彩紙發到孩子們手中,創造力的魔法瞬間被激活。實踐隊成員王一博、張玄溦、薛志鵬、黃喆愷為孩子們演示了對折技巧、邊緣處理等基本功后,小小的空間里立刻充滿了無限可能。活動的高潮是一場充滿儀式感的“折紙奇遇分享會”,孩子們爭先恐后上臺,手捧作品,或是千紙鶴的精巧、烏篷船的質樸,又或是玫瑰花的爛漫,“東南西北”的趣味變幻。
實踐隊員和孩子們一起折紙
夏日的蟬鳴聲中,孩子們正為暑假作業而煩惱,實踐隊立即開辦“青禾學業加油站”。每天固定的課業輔導時間,“加油站”內氣氛熱烈而有序,孩子們簇擁著“小老師”,大膽提出積攢的疑問。面對拗口的古文背誦,隊員將艱深晦澀的文言文本轉化為富有節奏感的誦讀材料;講解數學方程時,通過等量代換等直觀教學方法,使抽象的數學符號具象化;英語單詞記憶則巧妙融入身邊事物,朗朗讀書聲飛出窗外,與傳來的廣播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鄉村教育圖景。
實踐隊員對孩子們進行學業幫扶
離別在即,難舍之情溢于言表。實踐隊員為每位孩子送上精心制作的祝福卡片,字字真切的鼓勵與靈動的手繪圖案,承載著隊員們的深情厚誼,孩子們也自發提筆,為每位隊員書寫感謝信。字跡雖稚嫩,卻情真意切,滿溢著對實踐隊員們真誠的謝意與祝福。卡片與信箋的互換,是童心與關愛在字里行間的長久流淌。
實踐隊員送給孩子們的寄語卡片
孩子們送給實踐隊員的感謝信
當夕陽為店坊河村鍍上金邊,活動室里孩子們的手上已滿是斑斕畫作,桌面上形態各異的折紙作品靜靜陳列,成為這個夏天最動人的注解。長安大學“青禾筑夢,阡陌研行”暑期社會實踐隊以青年智慧和擔當,在孩子們心田播撒下美與知識的種子,更為助力鄉村教育刻下了青春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