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2025年最“正宗”的日式黑幫游戲,竟然被一群英國人做出來了?
我發現在Steam的評論區,有無數的玩家一邊喊著“抽象”“離譜”,一邊打下好評——就是這款Kaizen Game Works的新作《達愿福神社》,它以96%的好評率成了今年獨立游戲圈最詭異的爆款。
Steam上96%的好評率
當游戲里的主角“阿道”,一個滿背刺青、前科累累的極道大佬,拿著掃帚,和粉色半截拇指“Pinky”一起開著破卡車在昭和風小鎮里四處奔波時,你很難不懷疑自己是不是點錯了游戲。
黑幫成員不掏槍干架,反而去經營神社、招募福神?這腦洞,我覺得可能連《如龍》的編劇看了都得先愣三秒。
▌昭和味是這么“腌”出來的
這個游戲的一開場就沖擊力十足,色彩碰撞得扎眼,奶龍狀的福神“古墳”在墳頭畫眼線;執著推廣“無碼AV藝術”的黏糊山藥貓“泥泥”;還有一塊說話唯唯諾諾的豆腐人,玩著日本網絡俚語“豆腐メンタル”(玻璃心)的梗。
左右滑動查看
游戲的角色設計荒誕得就像喝了假酒,可是偏偏又透著一股詭異的昭和懷舊感。我認為是美術總監Rachel把“困在昭和時代”提煉成了這個游戲的核心概念,顯然也成了所有元素的錨點。
泛黃海報、爵士樂酒吧、老式的自動售貨機、還有穿黑色膠衣的媽媽桑……
它們拼湊出一種失真卻迷人的“蒸汽波”氛圍。反而讓游戲里粗糙的建模顯出高級感來,我玩久了居然覺得有點香?網友們也是紛紛留言:“越看越順眼!”
▌它用“魔法”打敗了公式化
坦白說,單看這款游戲的玩法框架,《達愿福神社》確實“罐頭味”十足,地圖上問號遍地,任務列表又像待辦清單,核心循環無非就是“招募福神→派遣打工→賺錢升級”。
可是為什么玩家不罵反夸呢?有Steam的熱評一針見血,“所有粗糙都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掩蓋了”,我覺得很有道理。
而我認為真正的魔法可能藏在這些細節里:
· 中期突然會解鎖分包商系統,把福神生意拓展到了日本各縣;
·你甚至可以開著卡車抓娃娃,再把戰利品按地區偏好分銷賺錢;
·還有最絕的,給那輛破卡車加裝高空滑翔翼、原地加速跳,還能把同伴當炮彈發射出去。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菜單欄設計,大多數游戲會提前列出所有功能再逐步解鎖,而《達愿福神社》會隨著游戲進度憑空“長”出新選項。
玩家永遠猜不到下次更新會蹦出什么,新鮮感被拿捏得死死的——我覺得像這種“藏寶式的設計”,恐怕連《潛水員戴夫》都直呼內行。(比如戴夫里的種植系統)
▌聲優與鬼才的夢幻聯動
而且你可別小看這幫英國佬,他們這次拉來的幫手可以說是“神仙打架”:
· 黑田崇矢(《如龍》桐生一馬)配主角阿道,他帶來的低沉聲線一秒代入極道世界;
· 澀谷彩乃(《塞爾達傳說》普爾亞)化身毒舌拇指Pinky,吐槽技能拉滿;
· 最絕的是還請來Tango工作室前創意總監中村育美來操刀福神設計。她筆下的那些成人向的惡趣味角色,連總監Oli Clarke Smith都感嘆,“中村女士對成人主題毫不避諱,給了我們更大的勇氣!”
中村育美
游戲的設計花費了四年半來打磨,成功的讓每個福神都像“戲精”,當豆腐人眼淚汪汪求安慰,或是小指頭一臉純真講黑道暗語的時候,玩家可能瞬間就原諒了所有的玩法重復;
畢竟誰能拒絕幫一只山藥黏液貓實現“無碼藝術理想”呢?
▌暑期檔的“清流”
像我之前也說過,這個暑期檔其實就是“神仙打架”,像網易《第五人格》日流水沖上了1300萬,《蛋仔派對》《逆水寒》都創了峰值;上海游戲產業半年營收超832億,同比增長10.8%……在這場商業大戰硝煙彌漫之際,我覺得這款小體量的獨立游戲反而成了另類風景。
圖源:伽馬數據
而它用15小時流程、92元售價,硬是靠著“神經質氣質”殺出重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的成功也戳破了行業的迷信,所謂的“文化隔閡”在足夠真誠的創作面前將不堪一擊。
一群英國人用對昭和亞文化的熱愛,做出了比日本廠商更具有“日味”的游戲——而全球玩家的笑聲與好評,就成了最好的跨文化勛章。
下次要是再有人抱怨“游戲題材枯竭”,請把阿道那輛能發射豆腐人的卡車甩到他臉上,真正的創意,從來不怕抽象。
*每天推送游戲資訊、新游推薦、游戲雜談等,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游戲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