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視頻可火了,有一男子發視頻稱“1998年買了一臺格力空調,到現在用了整整27年,現在主板壞了才不能用了,還呼吁格力董明珠把空調回收當博物館收藏的物件”
這一開始其實只是男子想記錄一下這個老物件,沒想到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一下子大家紛紛在視頻的評論區討論起了國產東西的質量有多好。
要知道在1988年,8000塊錢那可是一筆天文數字啊,那時候全國的平均工資才623元,這臺空調的價格抵得上普通工人13個月的工資了。
那個年代,買東西難,因為我們自己的家電制造行業才剛起步。格力空調早期對質量管得很嚴。每個零件都要像過海關檢查那樣篩一遍,連螺絲釘的大小差一點點都不行。海爾的洗衣機也是一樣的,還有紀錄片記錄了當時海爾洗衣機因為一顆螺絲而砸掉了全部的產品,絕對不讓質量有問題的產品流通到市場上,他們連洗紅薯的洗衣機都造出來了。
再說到空調的事情上,維修師傅發現壞的主要原因是“管道都是銅的,控制全靠機械開關,幾乎找不到現在常說的電子線路板。但現在的空調不一樣。廠家為了把空調做得又薄又好看,還能連手機遙控,用了更多的塑料零件和復雜,這樣壞了之后,維修費用非常高?!?/p>
這臺27年的老格力空調像一面鏡子,看看我們現在用的電子產品,隔三差五幾年就開始壞了,需要更新,而格力的空調質量能用差不多30年,這是怎樣的高品質空調啊。不過有明白人在評論區點出了問題所在“現在有些電器廠家故意讓東西壽命變短,用壞了就讓人再買新的,這被明白人叫做“計劃報廢”。
這臺老空調引起的熱議,簡直掀翻了商品質量的的遮羞布。格力如果能抓住這波熱熱度逼著整個行業把東西做得更耐用,那就更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