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楊爽) 文物“開麥”講述千年故事,館長化身“守護者”揭開歷史面紗……7月19日,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物局指導,江蘇衛視與鹽城市博物館聯合打造的全國首檔文博合創競演節目——《探寶說創團》鹽城專場線下海選活動,在鹽城市博物館成功舉辦。
志愿者表演《噓,文物會說話!——鹽系瑰寶情景秀》
活動現場,中國海鹽博物館(鹽城市博物館)副館長黃明慧以“文物守護者”身份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長廊。從新石器時代刻劃紋小口陶壺的原始印記,到隋朝青釉蓮瓣紋八系罐的工藝之美,她用深入淺出的敘事方式,將晦澀的學術語言轉化為生動的歷史故事,娓娓道來鹽城早期聚落與鹽業文明的起源密碼。文博專家楊倩則打破傳統講解桎梏,以輕松幽默的脫口秀形式為館藏文物“打call”,讓沉睡的文物煥發出時尚魅力。不僅如此,非遺麥稈畫也被搬上舞臺,當鹽博社教老師王明歡將一根根麥稈變成栩栩如生的麋鹿,觀眾直呼近距離感受到了傳統工藝的匠心之美。
淮劇新唱
國潮創演讓靜止的文物真正“動”了起來。鹽城本土說唱組合“火五FIRE5”帶來的原創作品《鹽博文物志》,用充滿張力的節奏和富有創意的歌詞,將鹽城千年歷史譜寫成青春樂章;國家級非遺淮劇則以醇厚的鄉音唱腔,演繹千年鹽業的滄桑變遷,讓文物故事在本土曲調中綻放新聲。
海選現場吸引了高校師生、文化愛好者的熱情參與。海外留學生宋劍羽以宋代黑釉茶盞為媒,講述了茶文化如何成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橋梁;講解員劉俊吉深情地分享了她與明末書法家宋曹手書《白燕贊》石碑拓片的不解之緣。同步進行的線上直播更是引發網友熱烈互動,大家紛紛留言分享自己與文物的獨特故事。
鹽城市博物館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