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21日訊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針對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簡稱“地方AMC”)的業務范圍、風險管理、監管協同等方面作出全面規定。作為化解區域金融風險的重要力量,地方AMC將面臨業務結構、經營策略、風險管理等多維度調整,行業格局或將迎來重塑。
辦法核心要求明確地方AMC發展方向
記者注意到,《辦法》首次系統規范地方AMC經營規則,涵蓋業務范圍、風險管理、監管責任等關鍵領域。核心要求包括:明確金融不良資產收購占比底線,規定近三年年均收購金融不良資產投資額占新增投資額比重不低于30%;限定經營區域,原則上在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內開展業務;強化風險管控,設定單一客戶、集團客戶投融資余額上限,以及流動性、關聯交易、外部融資等監管指標;建立“省級地方金融管理機構負總責+金融監管總局協同”的監管體系。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辦法》旨在引導地方AMC聚焦主責主業,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更好發揮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服務地方經濟的功能。辦法實施后,地方AMC將告別此前監管相對寬松的狀態,進入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新階段。
業務經營策略面臨結構性調整
《辦法》對業務范圍和比例的限定,將推動地方AMC重構經營策略。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曾剛表示,這一調整將從根本上扭轉部分地方AMC偏離主業的傾向。
《辦法》要求金融不良資產收購占比不低于30%,意味著過度依賴非金融不良資產或其他業務的地方AMC必須壓縮非核心業務。曾剛稱,地方AMC需重新評估投資組合,建立業務分類管理體系,明確金融與非金融不良資產的投資比例。
《辦法》明確地方AMC原則上在省級行政區域內開展業務,跨區域經營受限。曾剛分析,跨區域經營的地方AMC將面臨業務收縮壓力,需要將重心轉向深耕本地市場。這促使公司更加深入了解本地經濟結構、產業特點和風險分布,開發更具針對性的不良資產處置方案。立足本地的要求也將推動地方AMC與當地政府、金融機構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
地域限制也將推動地方AMC加強與當地政府、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參與地方政府債務化解、銀行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等項目,地方AMC可建立穩定的業務來源,同時更精準地服務地方經濟。
30%的金融不良資產收購占比要求,倒逼地方AMC提升處置能力。曾剛表示,地方AMC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風險評估和資產定價機制。公司需要投入更多資源開發創新的處置模式,提高資產處置效率和回收率。
這些規定有助于地方AMC真正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專業化平臺,提高行業集中度和專業化水平。通過聚焦主業,地方AMC能夠更好地發揮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功能,為地方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形成良性循環。
風險管理要求升級帶來挑戰與應對
《辦法》在風險管理方面提出多項硬性指標,包括單一客戶投融資余額不超過凈資產10%、同一集團客戶不超過15%;優質流動資產不低于未來30天凈資金流出;關聯方債權余額不超過上季末凈資產50%;融入資金余額不超過凈資產3倍。這些要求對地方AMC現有管理體系構成挑戰。
曾剛表示,主要挑戰集中于四方面。系統性改造壓力:現有風險管理體系需要全面升級,包括集中度監測、流動性管理、關聯交易識別等系統建設。許多地方AMC缺乏相應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數據管理能力,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系統改造。
業務結構調整難度:集中度風險限制要求重新審視客戶結構,對于過度依賴大客戶或集團客戶的公司而言,需要在短期內分散風險,這可能影響業務連續性和盈利能力。
流動性管理復雜性:30天凈資金流出的預測和管理對于資產處置周期較長的地方AMC而言存在技術難度,需要建立更精確的現金流預測模型和應急流動性安排。
關聯交易識別困難:50%的關聯方債權限制要求準確識別和穿透監管關聯關系,但實際操作中股權關系復雜、隱蔽性強的關聯交易識別存在挑戰。
曾剛建議,地方AMC應從制度、系統、結構等方面入手: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制定詳細的集中度、流動性、關聯交易管理制度,建立定期監測和預警機制,完善內部控制流程。
加強信息系統建設:投資建設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實時監控和自動預警,提高數據質量和管理效率。
優化客戶和業務結構:主動調整客戶組合,開發更多優質中小客戶,建立多元化的資產組合,降低集中度風險。
完善流動性管理:建立動態的現金流預測模型,與金融機構建立授信額度,持有充足的優質流動資產,確保流動性安全。
行業格局重塑與未來發展趨勢
《辦法》構建的“省級監管為主、總局協同”體系,將推動地方AMC行業格局深度調整。曾剛認為,行業將呈現“集中度提升、區域分化、專業化凸顯”的趨勢。
省級地方金融管理機構對風險處置負總責,將加大對違規機構的清理力度。不符合監管要求的地方AMC可能被取消業務資格,優質資源向合規經營、專業能力強的公司集中。
曾剛表示,地方AMC深耕本地的要求,立足本地、原則上不得跨區域經營的要求將強化地方AMC的區域屬性,各省市將形成相對獨立的市場格局。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良資產規模差異將導致地方AMC發展的區域分化現象更加明顯。
《辦法》實施后,地方AMC將從“綜合性投資”轉向“專業化處置”。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成功的地方AMC需具備三項能力:精準的資產定價能力、高效的處置變現能力、深度的產業整合能力。部分公司可能向細分領域深耕,如專注房地產不良資產重組、中小微企業債務重整等,形成“小而專”的競爭優勢。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稱,《辦法》既是對過去地方AMC“野蠻生長”的糾偏,也為下一階段高質量發展奠定制度基礎。短期內,行業將經歷“縮表—陣痛—分化”;中長期看,只有真正回歸不良資產處置本源、建立精細化風險管理能力、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生態的地方AMC,才能在新監管周期中實現可持續、差異化發展。
監管協同強化促進行業規范發展
《辦法》明確省級地方金融管理機構、金融監管總局及派出機構的監管職責,要求加強信息共享與工作協同。這一“三位一體”監管體系將消除監管真空,提升行業規范化水平。
監管協同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省級機構負責日常監管和風險處置,金融監管總局制定統一規則,派出機構協助監測跨區域風險。
曾剛表示,監管協同將推動地方AMC合規成本上升,但長期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地方AMC需將加強人才培養,完善風險管理體系,開發創新處置模式,提高資產處置效率和回收率。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集中度、流動性、關聯交易等監管要求,確保穩健經營。
總體來看,《辦法》的實施標志著地方AMC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地方AMC需抓住轉型機遇,聚焦主責主業,提升專業能力,強化風險管控,在化解區域金融風險、服務地方經濟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于行業未來發展動態,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