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不少患者疑問,自己每天堅持吃降脂藥,血脂也一直控制得較好,為什么還會出現頭暈、肢體發麻,甚至卒中復發的情況?這背后的關鍵在于,腦卒中的發生和復發通常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而是血脂、血壓、血糖等多種血管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單純控制血脂,就像只修補了堤壩的一處缺口,卻忽視了其他可能潰堤的薄弱環節。
我國一項針對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研究明確指出,我國卒中患者對疾病的整體認知和對二級預防的依從性仍明顯偏低,很多人只重視降脂治療,卻對血壓波動、血糖異常和運動康復缺乏足夠關注。在這種“單打獨斗”的管理模式下,即便血脂達標,其他危險因素仍可能悄悄侵蝕血管健康,為卒中復發埋下隱患。多項國際權威指南指出,綜合管理(包括血壓、血糖、血脂的聯合控制和科學運動的配合)是預防卒中復發的基礎。這種綜合管理策略不僅有助于降低卒中復發的風險,還能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宋海慶 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華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神經內科學會腦小血管病專委會主任委員
中國藥理學會藥源性疾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卒中分會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康復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委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腦功能檢測與調控康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學會神經內科分會第二屆秘書長兼副主任委員
中國卒中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腦血管病防治協會副會長
國家腦損傷評價質控中心顱腦損傷評價質控工作組副組長
北京市西城區神經內科質控中心執行主任
血壓:血管的“壓力計”,卒中術后更要盯緊刻度
很多卒中患者出院時都會帶回一句醫囑:“記得測血壓。”但真正把這句話放在心上的人并不多。一項對2,054例腦卒中患者的隨訪研究顯示,43%的患者出院時就合并高血壓,可6個月后復查時,33%的患者仍未能做好血壓管理;另一項數據更觸目驚心:卒中患者出院后,只有42%能把血壓穩定在140/90 mmHg以下,這個控制率和普通高血壓患者幾乎沒差別。
為什么血壓這么重要?對于卒中患者而言,腦血管就像逐漸老化的水管,長期高壓沖擊會讓血管壁變脆、變薄——血壓越高,血管承受的“沖擊力”越大,不僅可能讓原本脆弱的斑塊破裂引發腦梗死,還可能直接沖破血管導致腦出血。有研究證實,降低血壓可使復發性卒中風險降低25%~30%。與血壓水平<140/90 mmHg的標準管理相比,將血壓強化降低至<130/80 mmHg可顯著降低復發性卒中風險。
控血壓的關鍵在“穩”。國內外權威指南均推薦,應優先選長效降壓藥物,每天固定時間服用,避免漏服;家里常備電子血壓計,早中晚及睡前各測一次,記錄下來拿給醫生看;如果發現血壓突然升高(比如超過160/100 mmHg),別硬扛,及時就醫調整用藥。記住,對卒中患者來說,血壓不是“差不多就行”,而是“越穩越安全”。
血糖:血管的“腐蝕劑”,高一點都可能傷根基
“我沒糖尿病,血糖不用管吧?”這是很多非糖尿病卒中患者常說的話。但數據可不這么認為:對卒中患者出院后的隨訪發現,3個月后仍有37.5%的人患有糖尿病,還有27.1%存在糖耐量減低或空腹血糖受損(血糖偏高但沒到糖尿病標準)。更值得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27倍,出血性卒中則是1.56倍。
高血糖對血管的傷害,就像長期泡在糖水里的水管——血糖偏高會讓血管內皮變得“粗糙”,更容易黏附膽固醇形成斑塊,時間長了,腦血管就可能被堵死。而且,高血糖還會讓血液變稠,血流變慢,進一步增加血栓風險。
管理血糖不用“一刀切”:糖尿病患者要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不僅要查空腹血糖,更要測餐后2小時血糖(別超過10.0 mmol/L);沒有糖尿病的患者,出院后也要定期查空腹血糖(最好<6.1 mmol/L),避免“隱性高血糖”偷襲;飲食上少喝甜飲料、少吃精米白面,多吃雜糧和綠葉菜,這些日常飲食中的小調整比吃藥更能幫血糖“穩下來”。(注:具體目標需醫生根據您的年齡、健康狀況和低血糖風險等因素個體化確定。)
運動:康復的“催化劑”,動對了才能防復發
“剛做完手術,一動就頭暈,還是躺著安全。”這種想法讓很多卒中患者陷入了“越不動越弱”的惡性循環。其實,適當運動不僅能幫肢體恢復,更能改善血管彈性、降低血壓血糖,是防復發的“免費疫苗”。
運動的關鍵在“循序漸進”: 建議腦卒中患者病情穩定(生命體征穩定,癥狀體征不再進展)后應盡早介入康復治療,可以從床上翻身、坐起開始,慢慢過渡到床邊站立、扶著走;1個月后,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每天進行30分鐘的平緩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速度以“能說話不喘氣”為宜;3個月后,再根據體力增加強度,比如騎自行車、做簡單的抗阻訓練(舉礦泉水瓶)。
但有幾個“紅線”不能碰:運動時如果出現胸痛、頭暈、心慌,立刻停下;別在空腹或剛吃完飯1小時內運動;穿防滑鞋,避免在濕滑的地方鍛煉,防止跌倒。記住,對卒中患者來說,“動起來”比“動多少”更重要——哪怕每天只鍛煉一會兒,堅持下來也比一直躺著強。
結語
腦卒中術后管理從來不是單一指標的“獨角戲”,而是血壓、血糖、血脂與運動康復的“協同戰”。所以,卒中后管理要記住:每天測血壓、定期查血糖、堅持吃降脂藥、適度動起來,一樣都不能少。定期復診時,別只帶血脂化驗單,把血壓記錄、血糖監測等各項相關報告也帶給醫生,讓治療方案更貼合你的身體狀況。說到底,防復發的關鍵不在于某一項指標多完美,而在于每一項都“不掉線”——這樣才能真正守住血管健康,重新找回有質量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Zhuo Y, Wu J, Qu Y, et al. Clinic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ce of ischemic stroke within two years: A cohort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 2020;99(26):e20830.
[2] Zhong X, Li L, Ye Q, et al. Cogn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condary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1 year after discharge in Southwest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Front Neurol. 2025;15:1488180.
[3] Kleindorfer DO, Towfighi A, Chaturvedi S, et al. 2021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2021;52(7):e364-e467.
[4] Dawson J, Béjot Y, Christensen LM, et al.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ESO) guideline on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long-term secondary prevention after ischa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Eur Stroke J. 2022;7(3):I-II.
[5] Roumie C L, Ofner S, Ross J S, et al. Prevalence of inadequat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mong veterans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hospitalization: a retrospective cohort[J].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1, 4: 399-407.
[6] Volpe M, Tocci G. Redefining blood pressure targets in high-risk patients?: lessons from coronary endpoints in recen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 Am J Hypertens, 2011, 24: 1060-1068.
[7] Kitagawa K.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for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Hypertens Res. 2022 Jun;45(6):936-943.
[8] Mancia G, Kreutz R, Brunstr?m M, et al. 2023 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ndor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ISH) and the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 (ERA). J Hypertens. 2023;41(12):1874-2071.
[9]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1):1-44.
[10] 《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預防及血糖管理專家共識》編寫委員會.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預防及血糖管理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 2024, 63(07):649-659.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導規范(2021年版). [2021-9].
[1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康復學組,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J].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7(6).
[13] Dobkin BH. Training and exercise to drive poststroke recovery. Nat Clin Pract Neurol. 2008 Feb;4(2):76-85.
作者:宋海慶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