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富二代們事先似乎完全沒有預見到會有這種麻煩。為什么杜建英也沒有預見到這一點?
前文回顧:
宗馥莉腹背受敵。
三位持美國護照的“弟妹”起訴了她,要求分割遺產。
小叔宗澤后向媒體控訴她“搶走家族生意”。
娃哈哈的品牌價值正在豪門狗血中持續失血。直播間銷量腰斬、經銷商哀嘆“今年還干得下去嗎”?
更致命的是,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的專班工作組已進駐娃哈哈集團。
這場以21億美元遺產爭奪開場的豪門肥皂劇,撕開了宗慶后非婚生子女的秘聞。同時,又意外捅破了更大的膿包——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有資產,存在多大規模的系統性流失?
娃哈哈侵吞了國有資產嗎?如果有,侵吞了多少?誰為此負責?
1
侵吞國資,這是遺產糾紛意外引爆的“彩蛋”。
當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三位“美籍宗氏”向香港法院遞交訴狀時,他們瞄準的是父親宗慶后承諾的信托基金。
2003年設立的信托計劃需通過娃哈哈集團分紅注資,但蹊蹺的是,2008-2022年間,手握46%股權的杭州國資未獲分文紅利,而信托賬戶竟能累積18億美元巨資。
國資的沉默在此刻顯得震耳欲聾。
這場訴訟還意外曝光了宗氏家族的“體外帝國”。
宏勝集團,被揭出通過價格剪刀差吞噬國資利益:上海娃哈哈的桶裝水以2.44元/桶“內部價”售予宏勝系經銷商,后者轉手以7.52元/桶零售,僅此一項年利潤輸送超千萬。
宏勝集團背后的實控主體是注冊于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恒楓貿易有限公司,而恒楓貿易由宗馥莉全資控股。
2
娃哈哈的股權結構堪稱教科書級設計。
表面上看,杭州上城區文商旅集團以46%持股穩坐第一大股東,但“娃哈哈系”的核心品牌、渠道、生產線早已被剝離至宗家控制的200余家體外公司。
2025年初,宗馥莉還試圖將估值900億的387件“娃哈哈”商標以1億元對價轉移至其持股60%的體外公司,但被國資緊急叫停。
國資股東如同抱著金碗討飯——改制時2.6億元股權款未入國庫被娃哈哈“借用”,2008年后34億元應得分紅持續懸空,而宗氏家族財富卻如氣球般膨脹。
家族內斗的硝煙中,真正的核彈似乎已悄然引爆。
這些富二代們事先似乎完全沒有預見到會有這種麻煩。
為什么杜建英也沒有預見到這一點?
據騰訊財經報道:
杜建英與宗慶后共同持股的公司多達十數家,業務盤根錯節。一個反復出現的股權結構是:宗慶后持股60%,杜建英持股40%。這種高度綁定的合伙人關系,在中國民營企業中極為罕見,它超越了簡單的雇傭或伙伴關系,更像一個事實上的“財富共同體”。
所以如果真的存在侵吞國資行為,曾是娃哈哈“二當家”的杜建英能否逃脫干系?這是一個疑問。
3
娃哈哈前身為1987年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由教育局借貸10萬元啟動,屬100%國有企業。
1999年改制了,國資持股46%(后由杭州上城區文商旅集團承接),宗慶后持股29.4%,職工持股會占24.6%。
而體外公司的建立與控制權轉移,則始自2002年,宗慶后開始通過宏勝集團(注冊于英屬維京群島)等離岸公司承接高利潤業務(如代工、銷售),與國資持股的娃哈哈集團無股權關聯。
宗氏家族通過控制職工持股會(理事長杜建英為宗慶后非婚生子女生母)及體外公司,形成對娃哈哈集團的實際控制,國資雖為第一大股東卻無實質話語權。
截至2022年,娃哈哈集團(國資持股46%)資產僅占“娃哈哈系”總資產的15.67%,凈利潤僅1871萬元(占體系總利潤0.39%),而宏勝系凈利潤達47.67億元(占99.6%)。
據稱2008-2022年,國資股東未獲任何分紅,而管理層與職工持股會每年分紅超0.8元/股,估算國資損失潛在收益約50億元。
宗馥莉曾公開抱怨父親與政府打交道耗費了太多精力,看來她是不太了解娃哈哈起家的奧秘。
其實我是支持民營企業的,事件發展到這一步,大家都不樂見。
杜建英和宗馥莉,現在應該也捏著一把汗吧。
已開快捷轉載,文章可自由轉載
有一篇爆文,剛發出沒多久就404了。
關鍵詞:陳良宇、胡潤富豪榜、小三、后媽。
老爸是地產商,坐過牢,資產數十億,給兒子找了好幾個后媽;兒子是AI新貴,全球前30,身價10億。
兒子說老爸要殺他,已在深圳報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