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低保看病報銷80%是什么體驗?
開二手特斯拉跑滴滴算窮人嗎?
社區食堂10元兩葷兩素夠吃嗎?
龍華寺免費素面救過多少人?
上海收入中位數6000怎么活?
有人說上海光鮮亮麗背后藏著吃人的魔爪。河南來滬的張大姐在菜市場剁了十年排骨,最近在奉賢買了套二手房:"老家都說上海活不下去,可我三個娃都在這里念公立學校。"她丈夫凌晨四點去批發市場運豬肉,回家還能趕得上送孩子上學。
便利店的后半夜常有故事。靜安區全家店員小林遇到個學生模樣的孩子盯著飯團看。小林拿起臨期便當加熱遞過去:"正好要報廢。"男孩默默鞠個躬離開。類似情況每個月都發生。連鎖便利店報廢食品每日按斤計,但多數店員被默許把臨期食物給急需的人,這是行業的隱形規則。
龍華寺的素面窗口每天中午都在見證人間。穿西裝的男人和滿身水泥灰的工人排在同列。付款箱從來不設監督。有人看見建筑工頭吃完面掏出百元大鈔塞進箱子,輕聲對后面人說:"去年工地停工,這碗面救過我。"
菜場里的生意經藏著溫度。普陀區三泉市場,賣菜的孫阿姨堅持不給青菜灑水增重:"隔壁攤多賺三毛錢,我多三個老主顧。"前天她剛把兩筐賣相不好的西紅柿送給棚戶區老太太。老太太用這些做了酸辣湯,給環衛工歇腳時解渴。
上海織就的安全網比想象中密實:
尿毒癥患者每月透析費用經醫保報銷后,街道專項救助能覆蓋剩余費用的八成。職校學生學費全免政策覆蓋所有常住人口子女。社區每周派護工上門為失能老人擦身洗澡。
快遞站的小哥用分期電動車跑單,車尾貼著充電攻略:"凌晨一點后電價砍半,充三塊錢跑百公里。"上月他往老家匯了六千塊錢裝修款。
黃浦區社區食堂的鹵肉飯十塊錢管飽。掌勺師傅退休前在星級酒店工作:"街道給的補貼夠我抽煙喝酒,來這炒菜就是圖個熱鬧。"
被忽視的數字真相:
市民救助中心數據顯示,真正無法解決食宿的求助者不到百分之五。浦東低保戶家庭醫療支出占比不足兩成,全國縣市平均數據超過五成。楊浦區夜班保安老李總笑著接電話:"老家親戚老問我在上海撿瓶子苦不苦,其實我工資比縣長還高。"
撕裂窮人的不是現實,是三個幻覺牢籠:
社交軟件刷多了,誤以為外灘豪車是生活常態,卻不知上海六成住房建成于上世紀。
端著無謂的尊嚴,寧可窩在出租屋啃方便面也不去社區食堂,生怕被別人看低。
盲目迷信都市傳說,認定月入不過萬必死無疑,殊不知上海工薪階層實際到手的中位數還不到六千。
回收舊電器的安徽老趙有兩套拆遷房出租:"老家堂弟總問我睡沒睡橋洞,他們哪知道垃圾清運車司機都繳公積金?"
當網紅在武康路拗造型時,真正的生存者在別處扎根:嘉定流水線上的夫妻把陽臺改成菜園,金山種草莓的夫妻用上海積蓄蓋起老家樓房,虹口的舊書店老板靠代人淘書月入過萬。
松江社區食堂的收銀臺壓著張泛黃紙條:有人用紅筆在菜單旁寫著——"已付兩百份飯錢",末尾畫著五道杠。
救助站值班記錄里寫著:去年收容的七百余人中,八成主動選擇返鄉。原因出乎意料——領了返鄉救助金,能在老家過得比上海更體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