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盧家民 通訊員 賀洪強 原陽融媒 李彥軍 周慶巧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在新鄉原陽縣齊街鎮的田間大棚里,多彩的非洲菊恣意綻放,一朵朵鮮花不僅扮靚了鄉村,更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花”路。
在原陽縣齊街鎮非洲菊種植基地,工人們穿梭在花叢中,嫻熟地進行采摘、剪切、包裝。這些盛開的非洲菊是花卉市場的“百搭花”,因花色鮮艷、花型飽滿、寓意吉祥,常用于婚禮、慶典等場合。這里的花朵經過采摘、包裝后被運往鄭州、山西、武漢等城市的花卉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非洲菊種植基地負責人付保臣今年種了32畝非洲菊,“共有10種顏色,今年的批發價格在六到七塊錢每扎,每扎有20支,每畝年產值可達2萬元左右。”
憑借花期長、種植成本低、管護程序少的優勢,非洲菊的種植技術日益成熟,客商資源也逐步穩定。而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付保臣發現,品種的更新迭代才是提升“鮮花經濟”活力的關鍵。
付保臣又引進了一個新品種洋桔梗,“這個品種對現在的市場需求量比較大,今年試種了一個棚,有4畝地,以后還會加大種植面積。”
隨著新品種的加入,不僅為市場帶來了更多優質選擇,更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從整地、種植到日常管護、采摘、包裝,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這讓不少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我就是這本村的,每天都來基地采花,一天都掙一百多,還不耽誤回家做飯。”非洲菊種植基地工人彭清英說。
近年來,當地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致力于產業轉型升級,聚焦“一村一品”特色經濟發展路徑,引導鼓勵轄區農戶發展菊花種植,采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讓“鮮花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截至目前,原陽縣齊街鎮共有菊花種植基地3個,種植面積上千畝,成為了當地群眾穩定增收的“致富花”。
編輯:常藝
二審:段玉龍
三審:盧家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