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脖子上切道口子,將淋巴管和靜脈血管相連接,就能排出腦中的致病蛋白,從而有效治療阿爾茨海默癥。這就是此前多年,國內名噪一時的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簡稱LVA。該手術號稱能讓阿爾茨海默病老人一夜之間重返智力巔峰,術后變為計算小能手。
調查發現,去年全國已經累計開展數千例LVA手術,費用從1萬~20萬不等,跨幅極大。有些報道宣稱100%有效,保證術到病除。談笑間,國內醫療機構似乎又解決了一項世界性醫療難題,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7月8日,國家衛健委緊急發布通知,經專家縝密評估,現有必要叫停一切LVA手術。如果LVA手術效果如此神奇,為何衛健委要緊急叫停?如果該手術存在弊端,那它有將對已治療群體造成什么后果?
LVA的弊端
阿爾茨海默癥是常見老年病,截止2019年全球患者總數已突破4000萬。國人習慣將阿爾茨海默癥視同老年癡呆癥,但實則二者大有不同。老年癡呆癥通常指認知能力下降,記憶神經細胞衰亡,進而導致記憶逐漸退化,引發一系列精神、心理問題。
像路易體癡呆、帕金森綜合征、多發性硬化等疾病都會引發老年癡呆,在這些疾病尚未惡化前,只要及時進行干預,就可以防止病情發展到影響認知。
但阿爾茨海默癥不同,它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致病機理尚不明確。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與大腦異常堆積的淀粉樣蛋白有關,但沿著這條路線所開展的新藥研究卻全部失敗,科學家們被迫只能探索新的致病機理。
除了致病機理不明確外,阿爾茨海默癥還是一種慢性病,需要堅持多年才能看到臨床結果。但這種病在自然界找不到合適的動物模型,臨床試驗因此只能在志愿者上開展。新藥研發體制下,任何一次臨床實驗的成本都高達數千萬,令一眾國際制藥巨頭望而卻步。
有人進行過統計,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發病死亡周期平均為7年。而他們的大腦在病發前20年,就已經開始出現異常病變。2019年,國際巨頭輝瑞曾研發過一款風濕關節炎治療藥恩利。偶然情況下竟發現該藥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癥有奇效。
但后來輝瑞考慮到該藥很難影響大腦細胞,且研發難度太大,最終選擇知難而退隱藏研究成果。此事被曝光后,輝瑞還被《華盛頓郵報》發文痛批,認為輝瑞毫無科研精神。但此事足以證明阿爾茨海默癥是一項世界性醫療難題,即便強如輝瑞也不敢輕易入局。
始料未及的是,這樣一項國際醫療難題,竟然在中國萌發了突破的苗頭。LVA并非是近兩年的新技術,早在1979年中國醫生就嘗試將其用于淋巴水腫治療。
抽象理解,我們可以將其想象為修路,把堵塞的淋巴管切斷后接入靜脈血管,改道后的淋巴液匯入到靜脈后自然會通常無比,人體代謝也將恢復正常。
一直到2018年,時任浙江省人民醫院修復重建外科主任的謝慶平為一位病人進行了LVA手術后,該病人反饋自己的腦子竟然變得更加清洗伶俐。但當時人們還未在大腦中發現淋巴系統,因此并未將LVA與阿爾茨海默癥連接起來。
同年美國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腦膜淋巴系統回流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存在聯系。大腦中沉積的內β-淀粉樣蛋白與tau蛋白現被公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癥的關鍵致病原理之一,但科學家們只知道如何消滅,卻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產生的。
2020年,謝慶平為某老年認知障礙患者進行了頸部LVA手術。該患者手術前不能正常對答、進食,但術后九個月,竟意外恢復了基本認知,生活也能實現自理。謝慶平將這項重大發現寫成報告,認為這是解決老年認知障礙的新途徑。
2022年該手術報告被中華醫學會主辦評選為中國顯微外科年度七大進展之一。但國內諸多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內科專家,卻對此持予保守態度。有人評價道:一群從未診斷過阿爾茨海默癥的人竟然去操刀治療,妄談效果。
為何叫停?
西安蔡女士的父親于2016年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一直持續到2018年,她的父親不幸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癥。隨后幾年間,蔡女士為父親服用美金剛、多奈哌齊等常規治療物,但效果卻不盡人意,父親也因為病情加重而變得越發暴躁。
2024年8月,蔡女士最終決定讓失去自理能力的父親接受LVA手術。在進行了CT、核磁共振和8小時的全麻手術后,患者在短短四天內病情就出現明顯好轉。不僅性格變得極為溫和,還能與人進行正常交談,迄今為止,蔡女士父親的治療效果依然十分喜人。
但LVA手術針對不同患者呈現出的術后效果差異,卻是大相徑庭。武漢孔先生表示,自己的父親是阿爾茨海默癥十年重度患者,在接受LVA手術治療半年后,不僅病情毫無好轉,反而連洗手間都找不到了,依然處于持續惡化狀態。
在科學依據尚未完全可信的情況下,LVA手術卻已經在中國被大范圍推廣了。官方網站查詢后得知,目前國內有幾十項醫療機構已經注冊了關于LVA阿爾茨海默癥的臨床試驗,開展相關手術的機構更是多達百家,全國手術總例更是多達數千臺。
支持LVA手術的機構等級同樣魚龍混雜,從縣級、私人都三甲醫院都有所參與。對應的收費價格自然也是跨度極大,普通醫院為1~5萬一臺,像該手術創始人謝慶平費用則需要21萬。
有人會質疑,既然該手術未得到國家認可,為何能大范圍普及開展呢?某外科醫生解答道:有些醫院會按照新技術臨床應用流程,上報醫院審批開展,有些則是走臨床實現路線,這些方式都是合法合規的。
大膽創新、勇于嘗試是好事,但若是放在注重謹慎周密、一絲不茍的醫療領域就不一定是好事了。7月8日國家緊急叫停了一切LVA治療手術,理由如下:技術缺乏高等級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其有效性,未納入權威醫學指南;部分機構未充分評估患者身體和手術風險,便盲目開展手術;部分患者出現的短暫認知恢復,并非是手術良效,而是麻醉所致。
其實早在去年2月,美國ASPS醫師學會就明確表示LVA手術缺乏理論支撐和臨床證據,不適合也不應該在現在推廣。LVA手術的風波就此結束了,但令我們感到憂慮的是一些相關患者。有些患者已經花費大量時間金錢準備手術,卻突然被告知暫停。當康復的希望被徹底掐滅,他們內心是否能完全承受?
截止2023年9月,我國一共有1507萬老年癡呆患者,其中983萬屬于阿爾茨海默癥。其中年齡60~79的占比62.1%,60歲以下的則占到21.3%,中國阿爾茨海默癥患病率不斷越發上漲,而且患者群體也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那作為無阿爾茨海默病家族史的正常人而言,我們又該如何防范此類病癥呢?答案也很簡單,高血壓管理、糖尿病管理、防治高脂血癥、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改善睡眠、增加學習知識儲備、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