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下周回國”的賈躍亭,又在美國搞出了大動靜。
近日外媒曝出消息,賈躍亭創辦的法拉第未來(FF)剛簽下1.05億美元(約7.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協議。算上2025年的幾筆錢,這家成立11年的公司一共拿到超50億美元融資。
要知道,FF連正經交付的車都只賣了11輛(結果沒多久就全部召回),卻能讓全球資本持續“為夢想窒息”。這場熱鬧的背后,一個問題始終懸在人們心頭,賈躍亭這套融資的大戲還能玩多久?
從“賣車給個人”到“面向企業”
這次融資的由頭,是賈躍亭推出了一款名叫“FX Super One”的新車。按他的說法,這是一款“AI-MPV”,搭載激光雷達和L4級自動駕駛,聽起來科技感拉滿。但和以往不同,這次他不打算主要賣給普通消費者了,而是轉向企業客戶——租車公司、直播 MCN 機構、房產經紀公司,甚至還想拉美國政府“入伙”。
“To B(面向企業)付費預訂單已經超4100臺!” 賈躍亭在近期的直播里興奮地宣布,仿佛已經看到了成功的曙光。為了給這個新故事添彩,他還計劃在華盛頓某俱樂部開一場交流會,專門跟美國議員、官員聊新能源政策、關稅補貼,號稱要“幫美國盤活本土新能源產業鏈”。
在過去的十年里,他一直想在To C市場(賣給個人)分一杯羹,結果堪稱“災難”。FF只交付了11臺車,轉頭就全部召回,還被媒體質疑這11臺都是“假數據”。不是他不想好好賣車,而是現在的新能源市場已不是十年前的模樣,特斯拉和比亞迪占了全球35%的份額,中國車企在東南亞、中東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國內市場,2024年新能源滲透率都突破 47.6%了,FF這種沒根基的品牌,想在To C市場出頭,基本等于天方夜譚。
眼看To C故事難以為繼,賈躍亭展現了他驚人的“戰略轉型”能力,換個賽道去To B。
賈躍亭直播畫面截圖
有網友戲稱賈躍亭在給企業客戶畫一張大餅,租車公司買了他的“AI-MPV”,靠L4自動駕駛能提升業績;直播MCN機構用這車拍視頻,能學抖音博主搞流量變現;房產經紀公司能把車和房子綁定,搞“車家生態”。這些聽起來離譜的設想,居然真讓美國一些企業動了心,4100臺預訂單成了他說服資本的“硬證據”。
可稍微懂點生意的人都知道,To B的水比To C深多了。企業買車不像個人那么隨意,要走技術評審、預算審批,層層關卡下來,一單生意談半年都算快的。而且企業客戶賬期長,FF這種常年虧損的公司,根本耗不起。要知道光是2024年,FF的虧損就沒斷過,現在突然要做To B,更像是“拆東墻補西墻”的權宜之計。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警鐘已敲響
賈躍亭最繞不過去的坎,是他的債務問題。
2017年樂視爆雷時,賈躍亭卷著錢跑到美國,留下一堆爛攤子。當時他在中國的被執行總金額高達340億元人民幣,包括個人擔保債務和樂視關聯債務。十年過去,他嘴上說“一直在還錢”,可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國境內的剩余債務還有140億元人民幣。
賈躍亭視頻畫面截圖
這些錢從哪來?答案可能藏在FF的融資里。有業內人士猜測,賈躍亭拿到的50億美元融資,很大一部分被用來填補債務窟窿。畢竟FF沒什么營收,除了融資款,根本沒有其他現金流。可資本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一旦投資者發現“錢沒用來造車,全拿去填債”,這場融資游戲隨時可能崩盤。
更麻煩的是,美國監管機構已經盯上了他。
前不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FF發出“韋爾斯通知”,指控賈躍亭“違反聯邦證券法中的多項反欺詐條款”。簡單說,就是懷疑他在融資、財報里造假,忽悠投資者。雖然賈躍亭團隊嘴硬說“只是例行調查”,但熟悉美股規則的人都知道,這種級別的調查一旦坐實,輕則罰款退市,重則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要知道,FF能在美國融資,靠的就是“上市公司”身份。如果SEC調查導致股價暴跌甚至退市,后續融資渠道會被徹底堵死。到時候別說搞To B業務了,能不能維持公司運轉都是問題。
從2014年到2025年,賈躍亭靠“講故事”在美國撐了11年,他還能跑多遠?答案或許就在下一個“下周”。只是這一次,資本還會為這個“新故事”買單嗎?或許不久就有答案了。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張景嵩 陳妍羽
編輯 陳筱妍
審核 羅祎 王晨郁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