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眼睛的不是玩手機,
而是你每天不知不覺在干的那6件事。
別再盯著手機背鍋了,真兇另有其人
很多人來門診,一開口就說:“醫生,我眼睛最近老是干澀發脹,是不是看手機太多了?”我總得停下來解釋半天。手機確實會影響視力,但它從來不是唯一的兇手,更不是傷眼的頭號元兇。
有次來了個三十多歲的上班族,眼睛又干又脹,晚上看東西還發花。他自覺“每天手機都控制時間了”,可一問細節,問題全在別處。他白天坐辦公室,長時間盯著電腦不眨眼,中午休息不出門,晚上回家開著燈刷短視頻,睡前還躺著看平板,這些才是視力在偷偷溜走的罪魁禍首。
過度用眼只是表象,真正讓眼睛受傷的,是你反復做的一些“看似無害”的小習慣。尤其下面這6件事,比玩手機還要傷眼。
這些日常習慣,比你想象的更傷眼
第一件事,就是長時間盯著一個東西不動眼。
不管是看電腦、看書、還是看電視,如果你眼睛超過20分鐘沒動過焦點,眼睛的調節肌就會疲勞,睫狀肌緊張得像拉滿的橡皮筋,時間一長,視力下降就不是嚇唬你了。
而且多數人看東西時還不自覺地減少眨眼頻率,這導致淚膜不穩定,眼睛干澀、紅血絲、刺痛,全都跟著來了。
第二件,是在光線不對的環境下用眼。
這點特別多見。比如燈光太暗、光源直射眼睛、強光反射屏幕等等,都讓眼睛在“惡劣工地”上干活。尤其不少人喜歡晚上關燈玩手機,這種“黑底白光”的刺激對視網膜損傷特別大。
視疲勞、眼壓升高,都是可能的后果。時間久了,眼睛功能就像被反復操勞的機器,早晚出毛病。
第三件,是熬夜不睡覺。
別說眼睛,整個人都撐不住。睡眠是眼組織修復的關鍵時間段,你不睡,它就沒法“保養”。尤其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淚腺和眼瞼腺體分泌活躍的時候,這個時候不睡覺,第二天眼睛干到睜不開都不稀奇。
第四件,是用眼不講姿勢。
躺著看手機、趴著看書、斜著看電視,都是“眼睛不對勁”的來源。長時間不對稱用眼,會讓一只眼睛負擔過重,導致視力不平衡,甚至出現調節紊亂。
有個中學生,成績不錯但視力越來越差,檢查發現一只眼0.8,一只眼0.4,問下來他每天晚上在床上側躺看書,一看就是一小時。你說這不是自個兒給自個兒找事兒嘛。
第五件,是飲食亂七八糟。
眼睛也是“吃飯”的器官,需要充足的維生素A、葉黃素、鋅等營養維持健康。可現在很多人外賣吃得多,蔬菜水果少,油炸重口味不斷,營養失衡直接影響眼部組織代謝,黃斑區和視網膜細胞都可能受到損傷。
第六件,是從不做眼部休息和鍛煉。
你天天走路都知道得活動一下,可眼睛一用就是一天,連轉都不轉一下。眼球運動、遠近交替調節、閉眼放松這些簡單動作,能大幅緩解視疲勞,還不用花一分錢。
視力不是一夜變差,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很多人都誤以為視力下降是突然發生的,其實多數情況是你幾個月、甚至幾年里一點點“透支”出來的。
有個五十多歲的阿姨,退休后在家帶孫子,整天盯著手機看直播。她覺得自己“眼睛還行”,直到有天看書時發現字糊成一團,才發現問題嚴重了。
我們檢查發現,她的眼底已經出現了明顯改變,部分視神經區域營養不足。她很懊悔,但為時已晚,很多傷害是不可逆的。
所以我常說,眼睛的問題不是你感覺到的時候才開始的,而是在你忽略它的時候已經發生了。
日常里不注意用眼衛生、不注重作息、吃得亂、用眼習慣差,再加上從不體檢眼底,這些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耗光你眼睛的“壽命”。
真想護眼,就得從生活細節一點點改
第一,別盯著一個地方超過20分鐘。
哪怕你工作必須用電腦,也請記得“20-20-20”原則:每20分鐘,看20英尺(約6米)外的地方20秒,讓眼睛放松。
第二,注意用眼環境的亮度。
書桌燈光要柔和均勻,避免直射眼睛;使用電子設備時調低亮度,開啟護眼模式。白天盡量用自然光,晚上別只開手機一個光源。
第三,堅持規律作息,別熬夜。
睡夠7小時,眼睛才能有時間“修復”。睡前1小時最好別再刷手機,尤其別關燈玩手機,傷眼指數飆升。
第四,吃對食物,眼睛才有“營養”。
多吃胡蘿卜、菠菜、藍莓、雞蛋、玉米、核桃這些富含護眼營養的食材。少吃油炸食品、甜食、重口味,別讓你的眼睛“餓著”。
第五,學會給眼睛放個假。
閉眼休息、熱敷眼睛、做眼保健操、偶爾看看窗外的綠色,這些都能幫你緩解視疲勞,恢復眼部活力。
第六,記得定期檢查視力和眼底。
尤其是超過40歲的人,眼底健康直接影響整體視功能。年紀越大,越不能“等出問題再跑醫院”。
最后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我干這行幾十年了,見過太多“早知道就聽您的”才來后悔的。眼睛這東西,真不是你年輕時候怎么造都無所謂的。視力一旦出問題,恢復慢、代價大、效果差,真不是吃點藥就能解決的。
我勸你啊,該改的習慣早點改,哪怕一點點調整,也比不管強。別把年輕當本錢,別拿視力做賭注。眼睛是你一輩子的事兒,不是幾年能糊弄過去的。
日子慢慢過,眼睛慢慢用,別等它罷工了,你才知道它多重要。
把這篇文章點個贊、轉發給還在“熬眼”的親戚朋友們,也歡迎留言說說你最想改的壞習慣。
多一個人知道,就少一雙受傷的眼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